[发明专利]一种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2801.X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0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龚镇洪;余彬彬;吕磊;张天莹;钱晓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31/00;A01G7/06;C05G1/00;C05G5/2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红霉素 小麦 发芽 影响 方法 | ||
一种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属于生态毒理学技术领域,包括配制营养液、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罗红霉素、测定小麦种子萌发状况、测定小麦幼苗生物量这几个步骤。通过观察不同罗红霉素浓度下三种小麦萌发的状况,可以较为系统地观察逆境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评价抗生素污染的生态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选育不同基因型小麦以及含抗生素沼液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保证了农产品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毒理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具体的说谁涉及一种可用于测定抗生素残留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使用有机肥促进其生长发育,同时也是土壤污染生态毒理诊断重要的模式生物,更有研究发现高等植物中小麦早期生长对土壤有机污染的响应非常敏感。已有的研究发现,抗生素对植物发芽期影响不大,但对植物萌发过程有一定影响,表现为低浓度时促进和高浓度时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的形态建成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植物对外界环境因子最敏感的重要阶段之一。目前,研究的抗生素主要集中在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目前对抗生素影响植物种子萌发方面的研究较少,不利于作物生长等不足,提出一种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通过测定在不同浓度下三种小麦种子发芽率以及根长芽长抑制率和小麦幼苗生物量,明确不同浓度罗红霉素对不同种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评估抗生素对小麦等作物的生态影响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营养液:Ca(NO3)2·4H2O 1mM、KNO3 1.25mM、NH4NO3 0.25mM、KH2PO4 0.25mM、MgSO4·7H2O 0.5 mM、Fe-EDTA 0.125 mM、KI 6.25×10-6 mM、HBO3 1.25×10-4 mM、MnSO4 1.85×10-4 mM、ZnSO4 1.25×10-5 mM、Na2MoO4 2.5×10-7 mM、CuSO4 4×10-8 mM、CoCl2·6H2O 2.5×10-8 mM;
(2)配制罗红霉素溶液:设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浓度梯度为0、0.1、0.5、1、5、10 mg·L-1,分别用营养液定容;
(3)小麦种子消毒后,一部分添加罗红霉素溶液用于测定发芽率,其余使用去离子水对小麦种子进行催芽;
(4)选取一部分催芽1天后露白的小麦种子放入培养皿,添加罗红霉素溶液进行培养,4天后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种子的根长以及芽长的影响,其余小麦种子继续使用去离子水培养;
(5)将配制罗红霉素溶液倒入水培盒中,将去离子水培养3天后发芽出根的小麦种子根系插进水培盒中并固定小麦种子,水培盒放入光照培养箱中连续培养8天;
(6)测定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培养小麦8天后测定小麦幼苗的鲜重、干重、地上部长度、地下部长度,确定小麦幼苗生物量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28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