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2801.X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0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龚镇洪;余彬彬;吕磊;张天莹;钱晓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31/00;A01G7/06;C05G1/00;C05G5/20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红霉素 小麦 发芽 影响 方法 | ||
1.一种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营养液:Ca(NO3)2·4H2O 1mM、KNO3 1.25mM、NH4NO3 0.25mM、KH2PO4 0.25 mM、MgSO4·7H2O 0.5 mM、Fe-EDTA 0.125 mM、KI 6.25×10-6 mM、HBO3 1.25×10-4 mM、MnSO4 1.85×10-4 mM、ZnSO4 1.25×10-5 mM、Na2MoO4 2.5×10-7 mM、CuSO4 4×10-8 mM、CoCl2·6H2O 2.5×10-8 mM;
(2)配制罗红霉素溶液:设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浓度梯度为0、0.1、0.5、1、5、10 mg·L-1,分别用营养液定容;
(3)小麦种子消毒后,一部分添加罗红霉素溶液用于测定发芽率,其余使用去离子水对小麦种子进行催芽;
(4)选取一部分催芽1天后露白的小麦种子放入培养皿,添加罗红霉素溶液进行培养,4天后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种子的根长以及芽长的影响,其余小麦种子继续使用去离子水培养;
(5)将配制罗红霉素溶液倒入水培盒中,将去离子水培养3天后发芽出根的小麦种子根系插进水培盒中并固定小麦种子,水培盒放入光照培养箱中连续培养8天;
(6)测定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培养小麦8天后测定小麦幼苗的鲜重、干重、地上部长度、地下部长度,确定小麦幼苗生物量大小。
2.一种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消毒、催芽的具体方法如下:选取颗粒饱满、大小相同的小麦种子,以20%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小麦种子进行消毒20min再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小麦种子数次后,在9cm直径的玻璃培养皿中放三层滤纸,加入罗红霉素浓度梯度为0、0.1、0.5、1、5、10 mg·L-1的营养液6mL,放入10粒大小均匀的小麦种子,其余小麦种子均匀放在铺满滤纸的铝盘中,加入去离子水使之浸没小麦种子底部,盖上润湿的滤纸,放入24-26℃的恒温培养箱中催芽。
3.一种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培养的具体方法如下:在9cm直径的玻璃培养皿中放三层滤纸,加入罗红霉素浓度梯度为0、0.1、0.5、1、5、10 mg·L-1的营养液6mL,将铝盘中10粒已露白的小麦种子均匀放于玻璃培养皿中,保持小麦种子胚根末端和生长方向呈直线,盖好玻璃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4-26℃暗处培养96h,同时设置一个对照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平行。
4.一种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将水培盒放入光照培养箱中连续培养8天,培养期间每两天更换水培盒中的营养液,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条件为24-26℃温度、6000lx光照强度下培养13小时,19-21℃温度无光照下培养11小时。
5.一种测定罗红霉素对小麦发芽影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测定方法是用直尺测得小麦幼苗根长以及根上部分长度;用天平分别称量小麦幼苗鲜重,并做好标记将称量完鲜重的小麦幼苗放入75℃烘箱中烘至恒重后称量其干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28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