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59995.8 | 申请日: | 2021-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0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谢铭;郑红;李明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丁建春 |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屏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屏体具有发光面,发光面定义有平面发光区和曲面发光区;第一盖板设置于屏体的发光面一侧,覆盖平面发光区和曲面发光区;第一盖板为柔性盖板;第二盖板设置于第一盖板和屏体之间,第二盖板包括覆盖平面发光区的刚性盖板和覆盖曲面发光区的胶层。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克服曲面显示面板盖板难以贴合的问题,提高曲面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显示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显示屏形式越来越多样,例如:双曲面显示面板或四曲面显示面板。双曲面显示面板或四曲面显示面板是指两侧或四侧的屏幕进行弯曲并且弯曲的弧度一样。曲面显示面板因其出色的视觉效果以及符合人体工学的优点,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追捧与青睐。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曲面显示面板的屏体和曲面盖板在进行弯曲部位的贴合时,容易出现屏体被拉伸或者压缩而受到损坏的问题,或者出现贴合气泡等影响外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克服曲面显示面板盖板难以贴合的问题,提高曲面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屏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屏体包括平面发光区和曲面发光区;第一盖板设置于屏体的发光面一侧,覆盖平面发光区和曲面发光区;且第一盖板为柔性盖板;第二盖板设置于第一盖板和屏体之间,第二盖板包括覆盖平面发光区的刚性盖板和覆盖曲面发光区的胶层。
其中,第二盖板还包括:覆盖曲面发光区的柔性盖板,设置于胶层与屏体之间。
其中,第二盖板还包括:覆盖平面发光区的柔性盖板,设置于刚性盖板与屏体之间。
其中,刚性盖板为玻璃盖板;优选的,柔性盖板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胺亚胺。
其中,胶层为UV光固化胶层。
其中,第二盖板位于平面发光区的部分与位于曲面发光区的部分至少在连接处厚度相同;优选的,胶层厚度沿远离平面发光区方向逐渐减小。
其中,第二盖板厚度大于第一盖板厚度。
其中,第一盖板厚度为50-150μm。
其中,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屏体的触控区位于平面发光区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屏体,屏体的发光面包括平面发光区和曲面发光区;在屏体的出光面一侧设置第二盖板,其中,第二盖板覆盖所述平面发光区的刚性盖板和覆盖所述曲面发光区的胶层;在第二盖板远离屏体的一侧设置第一盖板;将对应曲面发光区的屏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曲面发光区的对应区域朝向发光面的相反的方向弯折;将第二盖板的胶层固化定型。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屏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其中第一盖板为柔性盖板,第二盖板的部分区域为刚性盖板。本申请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在曲面发光区的对应位置均是柔性可弯折的,从而使得显示面板可以使得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能够在平整的状态下与屏体进行贴合,之后再进行弯折以形成曲面显示面板。在平整状态下进行贴合,屏体无需受到剪切力,从而屏体不易受到损坏;并且贴合过程中不易出现气泡或折皱等问题,有效的提高盖板贴合效果。显示面板的曲面显示区能够不再受贴合工艺的限制,显示面板可以具有较大的弯折角度(0°-150°),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此外,本申请在平面显示区覆盖的刚性盖板具有较高的硬度,能够为显示面板提高更加稳固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9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