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6319.5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0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长恒泰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8 | 分类号: | C04B24/18;C04B10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助磨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泥制造技术领域,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复合发酵物70‑120份、滑石粉5‑12份、有机胺类10‑30份、表面活性剂12‑20份、木质素磺酸钙2‑5份、水100‑200份;所述复合发酵物是甜菜糖蜜、亚麻籽、木质素的混合底物的发酵物。本发明提供的水泥助磨剂,原料易得,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对反应设备要求不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不含任何氯离子成分,无毒、绿色环保,无腐蚀性,对人体及建筑等没有损害;本发明所述的水泥助磨剂满足助磨剂标准要求,且具有优异的助磨效果,能够提高抗压强度,本发明的水泥助磨剂掺入量低,仅为水泥用量的0.03‑0.04%。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助磨剂是一种改善水泥粉磨效果和性能的化学添加剂,用于水泥物料的粉磨过程中,添加少量的助磨剂能够显著提高粉磨效率或降低能耗,并且显著提高水泥台时产量和各项技术指标,而又不损害水泥自身的性能。作为一种化学激发剂,助磨剂能改善水泥颗粒分布并激发水化动力,从而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我国水泥工业生产的能耗占建材工业能耗的80%,占全国工业生产总能耗的8.7%,水泥助磨剂的应用给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以及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效益,远远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它已经成为水泥工业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
目前,商业应用的助磨剂主要成分是胺类有机物、多元醇类有机物和无机盐,这种通过多种小分子物质复配的液体助磨剂在使用时有很多弊端,助磨能力有上限,易出现水泥产品颗粒分布范围宽,产品跑粗现象,导致水泥强度降低,甚至影响水泥强度等级。
CN201210265048.6中公开了一种水泥助磨剂,该水泥助磨剂高物料在磨内的流动性,有效减少磨机过粉磨现象,改善物料对研磨体、衬板、隔仓扳的粘附作用和自身结团现象。但是,需要用到氯化钠和氯化钾等含氯离子的盐来增加助磨剂的效果,但是氯离子的存在容易造成混凝土中钢筋腐蚀、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
市面上现有的助磨剂大多是醇胺类、多元醇类等化学成分产品,成本较高,而且单一助磨剂的助磨效果也有待提高。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生物质的助磨剂配方,多采用秸秆、糖类的发酵物复配。比如CN106242340A公开了一种多组分生物质水泥助磨剂,其是用高粱杆、甘蔗渣和猪粪混合的发酵底物发酵后,发酵渣经过氧化和璜化处理的木质素,以及多羟基纤维素复配,得到了一种多组分生物质水泥助磨剂。CN109020300A公开了一种水泥助磨剂,由下列重量比的组分混合制成:硅灰6~9份,十二烷基苯24~36份,造纸废液35~45份,聚合多元醇20~25份,木质素磺酸纳13~16份,有机硅消泡剂1~3份,废糖渣10~20份,聚合糖胺32~45份。CN109678387A公开了一种水泥助磨剂,首先将盐酸与磷酸混合,投入鳞片石墨反应制得反应浆液,再加入大豆植株的根、芦苇叶混合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最后将预制混合液与三乙醇胺、羧酸钠、单月桂基磷酸酯以及其它助剂加热共混即得水泥助磨剂。
但是上述专利并不是直接通过发酵产生小分子醇类、胺类以及有机酸类,从而直接提高水泥助磨效果,因此,这类助磨剂虽然安全环保,但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不含任何氯离子成分,无毒、绿色环保,无腐蚀性,对人体及建筑等没有损害;本发明所述的水泥助磨剂满足助磨剂标准要求,且具有优异的助磨效果,能够提高抗压强度,本发明的水泥助磨剂掺入量低,仅为水泥用量的0.03-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助磨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复合发酵物70-120份、滑石粉5-12份、有机胺类10-30份、表面活性剂12-20份、木质素磺酸钙2-5份、水100-200份;所述复合发酵物是甜菜糖蜜、亚麻籽、木质素的混合底物的发酵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底物中,甜菜糖蜜、亚麻籽和木质素的质量比为(10-50):(5-12):(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长恒泰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长恒泰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63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