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系边际探测电推进转移轨道设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5468.X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8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郑艺裕;信思博;邓武东;柳明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111/04;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系 边际 探测 推进 转移 轨道 设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太阳系边际探测电推进转移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建立深空电推进-借力转移轨道设计模型,包括行星借力轨道模型和电推进轨道模型,并设定飞行序列;
步骤S2:根据设定的飞行序列,设定探测器从地球以接近1:2共振比出发,以弹道飞行的方式对优化变量进行猜测,利用Sims-Flanagan模型进行轨道递推,获得发射参数、行星借力参数、转移时间以及燃料消耗参数;
步骤S3:设定发射C3、借力高度约束条件,根据Sims-Flanagan模型和借力轨道模型,利用SQP算法进行初步优化;
步骤S4:根据初步优化结果,采用轨道动力学模型,依据间接法进行再优化,获取最终解;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步骤S1.1:根据太阳能推进推力大小和比冲具有跳跃、不连续的性质,对推力大小和比冲进行平滑化处理,在确保精度的同时,将推力和比冲函数改造为连续可导函数;
步骤S1.2:对电推进轨道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日心二体电推进Sims-Flanagan模型;
步骤S1.3:考虑八大行星的引力影响,建立日心多体轨道模型,采用最优控制理论的间接法推导,得到打靶方程,该方程的迭代变量包含6个协状态初值,迭代目标也借力时刻的位置和速度;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1:根据设定的飞行序列,设定探测器从地球以接近1:2共振比沿着地球切向出发;
步骤S2.2:设定推力大小为零,以弹道飞行的方式对地球、木星和海王星借力双曲线超速矢量、探测器质量以及飞越历元进行猜测;
步骤S2.3:利用Sims-Flanagan模型进行轨道递推,获得发射参数、行星借力参数、转移时间以及燃料消耗在内的相关参数,逐步迭代调整直至满足轨道连续性,完成优化变量初值猜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系边际探测电推进转移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设定的飞行序列为地球-地球-木星-海王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系边际探测电推进转移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设定发射C3和借力高度约束条件;
步骤S3.2:采用Sims-Flanagan模型和借力轨道模型,利用SQP算法进行初步优化;
步骤S3.3:根据初步优化结果,获取各阶段行星借力、探测器质量以及转移时间轨道参数,作为 间接法优化的初始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系边际探测电推进转移轨道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根据初步优化结果,对转移轨道进行阶段划分,整理各阶段的借力参数;
步骤S4.2:采用间接法对各个阶段的优化进行建模,获得各阶段两点边值问题;
步骤S4.3:对两点边值问题进行打靶迭代,采用多变量牛顿迭代,构建迭代方程,进行循环计算,直至满足指定精度,获取最终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546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