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数据与AIS数据、船舶北斗定位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53693.X | 申请日: | 2021-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0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邢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1S13/86;G01S13/937;G01S19/4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李月辉 |
| 地址: | 52409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数据 ais 船舶 北斗 定位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数据与AIS数据、船舶北斗定位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监测水域内架设AIS基站和雷达基站,且雷达基站和AIS基站呈网格状分布;步骤2:每个AIS基站区域内的AIS通信系统接收覆盖区域内船舶的动静态数据,同时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对船舶的定位数据坐标进行汇报;步骤2:每个AIS基站区域内的AIS通信系统接收覆盖区域内船舶的动静态数据。该雷达数据与AIS数据、船舶北斗定位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通过设置网格分布的雷达基站,便于船舶行驶在网格监测区域内,四个雷达基站同时对船舶定位数据进行监测,同时结合船舶北斗定位数据,建立安全航路曲线,有效的提升船舶监视的精度,降低安全事故引发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达数据与AIS数据、船舶北斗定位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渔业是指从事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生产事业。海洋捕捞属采集性工业。海水养殖分为鱼虾类养殖、贝类养殖和藻类养殖三大类。海洋渔业因离海岸的远近不同,可分为近海、外海、远洋渔业。我国海岸线长、大陆架面积大,沿海有暖、寒流交汇,沿岸岛屿星罗棋布,港湾较多,滩涂面积广阔,这些都是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利条件。
船舶主要利用雷达数据和定位系统进行经纬度定位,同时利用AIS数据对船舶的航速、航向进行实时报告,但是目前雷达分布不均匀,单点的监视导致船舶监视精度较低,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雷达数据与AIS数据、船舶北斗定位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雷达数据与AIS数据、船舶北斗定位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雷达数据与AIS数据、船舶北斗定位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监测水域内架设AIS基站和雷达基站,且雷达基站和AIS基站呈网格状分布;
步骤2:每个AIS基站区域内的AIS通信系统接收覆盖区域内船舶的动静态数据,同时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对船舶的定位数据坐标进行汇报,且每一秒捕捉一次;
步骤3:利用雷达坐标转换法对每个网格区域内雷达基站对信号覆盖区域内船舶和不明障碍物的坐标位置信息进行汇报,且每一秒捕捉一次;
步骤4:综合雷达数据和AIS数据,区分雷达区域中船舶的位置和不明障碍物的位置,将多个雷达基站同一时间捕捉不明障碍物的定位数据进行重叠,得出不明障碍物坐标点;
步骤5:将多个雷达基站同一时间捕捉船舶坐标位置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相同时间的北斗定位数据进行重叠,利用对五个散布数据进行计算,获得最终数据坐标点;
步骤6:再将多个不同时间的数据坐标点和不明障碍物坐标点组合建立安全航路曲线,并同时上传和显示在终端电脑上。
优选地,相邻所述雷达基站和AIS基站的距离为十千米。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绘制的安全航路曲线图的各数据坐标点和不明障碍物坐标外围均设定安全距离区域,在有重合时,激发预警系统。
优选地,所述安全距离区域为一百米。
优选地,所述步骤4和步骤5计算方法均采用平均值法计算平均坐标值。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雷达数据与AIS数据、船舶北斗定位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通过设置网格分布的雷达基站,便于船舶行驶在网格监测区域内,四个雷达基站同时对船舶定位数据进行监测,同时结合船舶北斗定位数据,建立安全航路曲线,有效的提升船舶监视的精度,降低安全事故引发的几率。
2、该雷达数据与AIS数据、船舶北斗定位数据的数据融合方法,通过在安全航路曲线设定安全距离,便于在船舶与船舶之间和船舶与不明障碍物之间距离过近时,能提前预警,告知船舶及时进行规避,从而提升船舶行驶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6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