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检测绿原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3412.0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7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朱素娟;白雪雪;潘景悦;王婷;石强;高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徐素柏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石墨 量子 检测 绿原酸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检测绿原酸的方法,具体过程为,将同浓度的多份石墨烯量子点溶液与不同已知浓度的绿源酸混合后,用PBS缓冲液将混合液定容后,反应8~12min后荧光测定各混合液的荧光强度F1,F2…Fn及无绿源酸时同浓度的石墨烯量子点溶液的荧光强度F0,利用绿原酸对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强度的猝灭性,绘制F0‑F1与绿原酸的浓度的标准工作曲线,以此测量未知的绿源酸溶液的浓度。本发明的绿原酸浓度的检测方法,使用的石墨烯量子点荧光产率高,容易获得,操作简单、耗时短以及灵敏度,对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原酸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检测绿原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量子点是一种零维尺度和光致发光的碳基纳米材料,作为石墨烯家族的新成员,与石墨烯相比较,其量子限制效应和表面/边缘效应使石墨烯量子点具有良好光致发光性、水溶性、化学惰性、优异的光稳定性和低细胞毒性,使它们成为生物传感的理想材料,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各种分析物,例如金属离子、有机物、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
绿原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食用植物中的膳食多酚,在动物和人类的研究中已经报道了绿原酸的一些生理和生化作用,其具有抗菌、消炎(能够通过清除自由基来减少氧化应激)和强的抗氧化性能等多种生物学特性。通常可以从咖啡、梨、李子、土豆、西红柿、胡萝卜和油籽等天然植物中分离出来。绿原酸也具有药理和营养特性,如抗肿瘤影响、抗糖尿病与降高血压作用等。由于其具有药用保健功能,在食品和化妆品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过量的绿原酸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绿原酸的定量测定研究,在临床研究和工业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定量测定绿原酸的方法已被报道出,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和电化学等。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样品处理过程复杂且耗时,并且需要昂贵的仪器和繁琐的操作程序。此外,一些方法灵敏度低,限制了其在常规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荧光光谱法是根据物质分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能级跃迁机理进行物质鉴定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其中能发出荧光的物质也称为荧光物质,分子中的电子回到激发态之时,一部分受激发的分子会与其它分子相碰撞,此时损耗的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荧光物质发出的荧光能量与吸收的激发能量相比较小,即荧光波长较激发波长要长得多。利用荧光光谱检测法定量分析物质的含量,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等特点,因此,采用荧光光谱法定量分析物质的含量是比较快捷的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绿原酸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检测绿原酸的方法,以实现快速、灵敏地对绿原酸的含量进行定量测定。
本发明的目的这样实现的,一种利用石墨烯量子点检测绿原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1步,取若干等份体积为V1,等浓度为C1的石墨烯量子点溶液分别与不同体积的已知浓度的绿原酸标准溶液混合,并通过PBS缓冲液将混合液定容制V2,反应8~12min后,作为供试液转入第3步;
第2步,按第1步的方法配制体积为V2,绿原酸浓度为0的空白供试液,所述空白供试液中石墨烯量子点的浓度同第1步的各供试液中的浓度;
第3步,在室温下,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扫描第1步的各供试液和第2步的空白供试液在最大发射波下的荧光强度,将所测得的空白液的荧光强度记为F0,各供试液的荧光强度分别记为F1,F2…Fn,再分别计算并记录F0-Fn的差值即为绿原酸对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强度的猝灭值;
第4步,以第1步中定容后的各供试液中绿源酸的浓度值为横坐标,以对应的F0-F1,F0-F2…F0-Fn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3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