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发动机排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0153.6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褚国良;房瑞雪;王明明;齐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13/08;F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排气装置 排气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发动机排气方法,涉及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领域。该发动机排气装置包括主管路、旁通管路、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主管路中依次连接有增压器、DOC、DPF和SCR,旁通管路的一端连接于增压器和DOC之间,旁通管路的另一端能与DPF的进气口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增压器和DOC之间,用于检测进入DOC的废气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DPF和SCR之间,用于检测进入SCR的废气温度。增压器的出气口能够选择性地与DOC的进气口或旁通管路连通。该发动机的排气装置既避免了DOC的老化过快导致的氧化效率低,又保证了SCR的转化效率,从而使废气的排放满足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发动机排气方法。
背景技术
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器)是柴油机尾气处理中广泛使用的尾气处理技术,通过设置SCR能使尾气中的NOx被加速还原的同时,有效抑制氧化反应,DOC(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柴油机催化氧化器)是通过将柴油氧化放热为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柴油颗粒过滤器)再生提供高温的技术,同时可实现将废气中的NO氧化成NO2,提高NO2在NOx中的比例。
目前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中,DOC放置在DPF和SCR之前用于将排气中的CO和HC转化成无害的H20和CO2,以及将尾气中的NO氧化为NO2,加快后续SCR对NOx的转化速度和效率,以及催化氧化喷射到DOC前的燃油,通过燃油的燃烧提升DOC内的温度,从而为DOC再生做前期准备。废气首先加热DOC载体,导致低温时SCR温度上升慢,尿素不喷射或者尿素喷射量较少。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在增压器的上游增加与DOC并联的旁通管路,低温时废气经DPF和SCR排入大气,但是这样会造成DPF堵塞;而且高温时,废气经DOC、DPF和SCR排入大气,经过DOC的温度过高,易造成DOC老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及发动机排气方法,能够防止DOC老化,而且避免了废气经DPF和SCR排入大气时造成DPF堵塞。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排气装置,包括主管路、旁通管路、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主管路中依次连接有增压器、DOC、DPF和SCR,所述旁通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增压器和所述DOC之间,所述旁通管路的另一端能与所述DPF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增压器和所述DOC之间,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DPF和所述SCR之间;所述增压器的出气口能够选择性地与所述DOC的进气口或所述旁通管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旁通管路包括总进气口和旁通第一支路,所述总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增压器和所述DOC之间,所述旁通第一支路的进气口能与所述总进气口连通,所述旁通第一支路的出气口能与所述DPF的进气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旁通第一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第一支路的通断。
可选地,所述旁通管路还包括旁通第二支路和总出气口,所述旁通第二支路的进气口能与所述DPF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旁通第二支路的出气口能与所述总出气口连通,所述总出气口设置于所述SCR的下游,且能与大气连通。
可选地,所述旁通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第二支路的通断;所述旁通第一支路的进气口和所述旁通第二支路的出气口之间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总进气口和所述旁通第二支路的出气口之间是否连通;所述主管路上还设置有第四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DPF的出气口与所述SCR的进气口之间是否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0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