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空冷型燃料电池双堆集成动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9470.6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3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殷聪;汤浩;曹继申;王仁康;宋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263 | 分类号: | H01M8/0263;H01M8/0267;H01M8/04014;H01M8/2457;B64D27/24;B64D33/1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吴姗霖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无人机 空冷型 燃料电池 集成 动力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空冷型燃料电池双堆集成动力系统,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包括机身、动力电机、高压储氢罐、机翼、两个对称设置于机身中部或机翼上的空冷型燃料电池电堆、及两个与空冷型燃料电池电堆对应的散热系统;电堆的空气流道为并行波浪型流道;电堆设置于机身中部时,散热系统还包括冷却风扇;电堆设置于机翼上时,动力系统适用于机翼上装有辅助螺旋桨的无人机,散热系统还包括机翼前置导流罩;在无人机启动或低速飞行,中速飞行,及高速飞行时,分别通过不同散热方式控制电堆反应温度处于理想温度区间。本发明还提出双堆系统运行时的一致性保障控制方案,在保证总体电功率需求的同时提高电堆性能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空冷型燃料电池双堆集成动力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高效、长寿命的发电装置。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为例,燃料气体从阳极侧进入,氢原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变成质子,质子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阴极,电子同时经由外部回路也到达阴极,阴极处的质子、电子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燃料电池采用非燃烧的方式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于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其直接发电效率可高达45%。以电池堆为核心发电装置,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了电源管理、热管理等模块,具有热、电、水、气统筹管理的特征。燃料电池系统产品从固定式电站到移动式电源,从电动汽车到航天飞船,从军用装备到民用产品,均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空冷燃料电池的阳极燃料为氢气,阴极反应物为空气,空气同时还作为冷却介质,因此空冷燃料电池的系统结构简洁,在备用电源、小型便携式电源以及小型动力电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工业无人机领域,空冷燃料电池能够大幅提升无人机续航时间至4小时以上。
在现有的固定翼无人机中,如中国专利CN107176301A公开的固定翼燃料电池植保无人机,一般将空冷燃料电池发电模块布置于密闭机舱内部,由于密闭机舱内空气容量有限,电堆不易散热,堆内反应温度升高,阴极侧相对湿度降低,导致质子交换膜内水含量降低,增加膜内阻,降低电堆电压,造成更高的能量损失与反应余热,形成正反馈,最终电堆输出电压降低至安全阈值,导致系统关机;此外,电堆散热需要额外提供风扇辅助用电,降低发电模块总体系统效率。
现有技术中也有将空冷燃料电池电堆布置于螺旋桨后方,如中国专利CN107200119A公开的燃料电池无人机,中国专利CN205900703U公开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燃料电池的散热结构,通过螺旋桨为无人机提供动力时的空气流动,实现电堆被动散热,但该方式无法主动控制电堆承接风量,可能在无人机正常航行时造成风量过高,降低电堆内部相对湿度,造成膜电极过度干燥,增加膜内阻,降低电堆电压与发电效率;此外,电堆位于动力螺旋桨的正后方,容易造成过高的空气阻力,降低螺旋桨推力,造成动力浪费,降低动力系统能量效率。
此外,固定翼无人机上的多电堆集成存在无人机重力平衡、连接方式以及性能一致性等技术问题。因此在无人机多电堆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电堆摆放位置对无人机系统重力平衡的影响,同时,解决串并联供电方式及反应物供应方式对电堆输出性能,使用寿命及运行过程中性能衰减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堆散热不佳、动力系统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空冷型燃料电池双堆集成动力系统,保证无人机重量平衡的同时提升电堆性能一致性,且提高燃料电池系统发电效率与无人机续航能力。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空冷型燃料电池双堆集成动力系统,包括机身、位于机身前部的动力电机、位于机身后部的高压储氢罐和位于机身两侧的机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还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机身中部或机翼上的空冷型燃料电池电堆,及两个与空冷型燃料电池电堆对应的散热系统;两个空冷型燃料电池电堆的直流输出端并联或串联,氢气管路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94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