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用户特征识别和数据分析的电动汽车驾驶座椅智能调控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7022.2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驰必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B60W40/08;B60R16/0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用户 特征 识别 数据 分析 电动汽车 驾驶 座椅 智能 调控 方法 系统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基于用户特征识别和数据分析的电动汽车驾驶座椅智能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电动汽车常用驾驶员统计:通过电动汽车常用驾驶员统计模块对该电动汽车对应的常用驾驶员进行统计;
S2.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分析:通过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分析模块对各常用驾驶员对应的偏好驾驶参数进行分析;
S3.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数据库构建:将各常用驾驶员对应的人脸图像和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集合存储在驾驶员偏好驾驶数据库中;
S4.当前驾驶员识别:通过当前驾驶员识别模块对当前打开电动汽车前门的驾驶员进行身份识别,得到当前驾驶员对应的常用驾驶员编号;
S5.当前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匹配:根据当前驾驶员对应的常用驾驶员编号从驾驶员偏好驾驶数据库中匹配出当前驾驶员对应的偏好驾驶参数;
S6.当前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调控:通过智能调控终端根据当前驾驶员对应的偏好驾驶参数对驾驶座椅进行自动调控,使调控后的驾驶座椅满足当前驾驶员对应的偏好驾驶参数;
S7.驾驶员身体远离座椅距离检测:在驾驶过程中按照设置的检测时间段实时检测驾驶员身体远离驾驶座椅各局部调控部位的距离;
S8.驾驶座椅区域温度采集:在驾驶过程中按照设置的检测时间段实时采集驾驶座椅区域的温度;
S9.参数分析:通过参数分析模块对各检测时间段驾驶员身体远离驾驶座椅各局部调控部位的距离和各检测时间段驾驶座椅区域的温度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得出不贴合部位名称及其对应的不贴合检测时间段和温度调控时间段;
S10.贴合距离及温度调控:通过智能调控终端在不贴合检测时间段对不贴合部位与驾驶员身体的距离进行针对性调控,并在对应的温度调控时间段对驾驶座椅区域的温度进行针对性调控;
该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基于用户特征识别和数据分析的电动汽车驾驶座椅智能调控系统,该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常用驾驶员统计模块、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分析模块、驾驶参数匹配数据库、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数据库构建模块、当前驾驶员识别模块、当前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匹配模块、驾驶员身体远离座椅距离检测模块、驾驶座椅区域温度采集模块、参数分析模块和智能调控终端;
所述电动汽车常用驾驶员统计模块用于对该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常用驾驶员的数量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的各常用驾驶员按照预定义的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i,...n;
所述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分析模块用于对各常用驾驶员对应的偏好驾驶参数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H1.对各常用驾驶员进行人脸图像和身型特征参数获取,并根据各常用驾驶员对应的身型特征参数智能匹配初始驾驶参数,其中驾驶参数包括座椅高度、座椅离方向盘的距离和座椅靠背角度;
H2.根据各常用驾驶员对应匹配的初始驾驶参数对驾驶座椅进行自动调控,使得调控后的驾驶座椅满足各常用驾驶员对应的初始驾驶参数;
H3.当驾驶座椅自动调控结束后,各常用驾驶员根据自己偏好的驾驶姿势对初始驾驶参数进行手动微调;
H4.对各常用驾驶员微调结束的驾驶参数进行记录,并将其记为偏好驾驶参数;
H5.将各常用驾驶员对应的人脸图像和偏好驾驶参数发送至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数据库构建模块;
所述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数据库构建模块用于接收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分析模块发送的各常用驾驶员对应的人脸图像和偏好驾驶参数,进而将各常用驾驶员对应的偏好驾驶参数构成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集合Gw(gw1,gw2,...,gwi,...,gwn),gwi表示为第i个常用驾驶员的偏好驾驶参数对应的数值,w表示为偏好驾驶参数,w=r1,r2,r3,分别表示为座椅偏好高度,座椅离方向盘的偏好距离,座椅偏好靠背角度,此时将各常用驾驶员对应的人脸图像和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集合存储在驾驶员偏好驾驶数据库中;
所述驾驶参数匹配数据库用于存储驾驶员各种身型特征参数对应的初始匹配驾驶参数;
所述当前驾驶员识别模块用于对当前打开电动汽车前门的驾驶员进行身份识别,得到当前驾驶员对应的常用驾驶员编号,并将其发送至当前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匹配模块;
所述当前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匹配模块接收当前驾驶员识别模块发送的当前驾驶员对应的常用驾驶员编号,并从驾驶员偏好驾驶数据库内的常用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集合中提取当前驾驶员对应的偏好驾驶参数,进而将其发送至智能调控终端;
所述驾驶员身体远离座椅距离检测模块用于在驾驶座椅的局部调控部位安装位移传感器,用于在驾驶过程中按照设置的检测时间段实时检测驾驶员身体远离驾驶座椅局部调控部位的距离,并将其构成检测时间段驾驶员身体远离座椅距离集合Lr(lr1,lr2,...,lrt,...,lrm),lrt表示为第t个检测时间段驾驶员身体远离驾驶座椅局部调控部位的距离,r表示为局部调控部位,r=d1,d2,d3,分别表示为颈枕局部调控部位,腰靠局部调控部位,腿靠局部调控部位,t表示为检测时间段,t=1,2,...,m,驾驶员身体远离座椅距离检测模块将检测时间段驾驶员身体远离座椅距离集合发送至参数分析模块;
所述驾驶座椅区域温度采集模块用于在驾驶过程中按照设置的检测时间段实时采集驾驶座椅区域的温度,并将采集得到的各检测时间段驾驶座椅区域的温度发送至参数分析模块;
所述参数分析模块分别接收驾驶员身体远离座椅距离检测模块发送的检测时间段驾驶员身体远离座椅距离集合和驾驶座椅区域温度采集模块发送的各检测时间段驾驶座椅区域的温度,并将检测时间段驾驶员身体远离座椅距离集合与设置的驾驶员身体远离驾驶座椅各局部调控部位的标准距离进行对比,若某检测时间段驾驶员身体远离驾驶座椅某局部调控部位的距离大于标准距离,则表明该驾驶座椅的该局部调控部位与驾驶员身体不贴合,该局部调控部位记为不贴合部位,该检测时间段记为不贴合检测时间段,此时统计不贴合部位名称及其对应的不贴合检测时间段,并将其发送至智能调控终端,同时参数分析模块还将各检测时间段驾驶座椅区域的温度与设置的驾驶座椅区域适宜温度范围进行对比,若某检测时间段驾驶座椅区域的温度不处于设置的驾驶座椅区域适宜温度范围内,则将该检测时间段记为温度调控时间段,此时记录温度调控时间段,并将其发送至智能调控终端;
所述智能调控终端接收当前驾驶员偏好驾驶参数匹配模块发送的当前驾驶员对应的偏好驾驶参数,并在驾驶座椅对应的座椅坐垫位置安装压力传感器,在当前驾驶员坐在驾驶座椅的座椅坐垫上时,其压力传感器感应到压力,以此根据接收的当前驾驶员对应的偏好驾驶参数对驾驶座椅进行自动调控,使调控后的驾驶座椅满足当前驾驶员对应的偏好驾驶参数;
同时,智能调控终端还接收参数分析模块发送的不贴合部位名称及其对应的不贴合检测时间段和温度调控时间段,进而在对应的不贴合检测时间段对不贴合部位调控其与驾驶员身体之间的距离,使得调控后的不贴合部位与驾驶员身体贴合,同时在对应的温度调控时间段对驾驶座椅区域的温度进行调控,使得调控后的驾驶座椅区域温度处于设置的驾驶座椅区域适宜温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驰必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驰必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702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污水处理用工业污水沉降装置
- 下一篇:伴生多种金属多级分离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