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对卷铜箔黑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43798.7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6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谢安;孙东亚;李月婵;曹春燕;卢向军;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K3/42 | 分类号: | H05K3/42;H05K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陈远洋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箔 黑影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对卷铜箔黑影方法,涉及电路板生产技术领域。其中,这种卷对卷铜箔黑影方法包括清洁、整孔、黑影、定影、抛光、微蚀、酸洗、电镀,以及抗氧化等步骤。其中,缠绕在卷对卷生产装置上的卷带,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牵引带、电路板带,以及第二牵引带。在定影之后,对第一牵引带和第二牵引带的表面进行抛光,以有效去除其上的石墨层,保证后续微蚀和电镀工艺的质量。这样既可以利用卷对卷的生产方式提高铜箔黑影的效率,同时又可以保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卷对卷铜箔黑影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传统技术中,柔性电路板采用片状式生产,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而且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较难保证。
现有技术中,柔性电路板的生产也逐渐引入卷对卷的生产工艺,采用该工艺虽然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也会引入诸多问题,导致卷对卷的生产工艺还不能很好的应用到柔性电路板的生产中。如:卷对卷的生产工艺需要引入牵引带,以便带动柔性电路板在移动过程中,分别通过不同化学槽,以完成诸如黑影等工艺。但是,在采用卷对卷的生产工艺过程中,牵引带也会随之通过不同的化学槽。出于柔性等多方面的考虑,牵引带大都为非金属材质的,导致牵引带不能和柔性电路板上的铜箔一样,在定影槽中实现黑影剂的剥离;导致牵引带上的石墨颗粒会被带入后续电镀等工艺中,极大影响了柔性电路板的卷对卷生产。有鉴于此,发明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对卷铜箔黑影方法,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卷对卷的生产工艺,难以良好的应用在铜箔黑影工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对卷铜箔黑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提供一卷对卷生产装置,卷带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牵引带、电路板带,以及第二牵引带;
S2:驱动所述卷带向前活动,让所述电路板带经过清洁槽,以对所述电路板带进行清洁;
S3:驱动所述卷带向前活动,让所述电路板带经过整孔槽,以对所述电路板带进行整孔;
S4:对整孔之后的所述电路板带进行冷风吹干;
S5:驱动所述卷带向前活动,让冷风吹干后的所述电路板带经过黑影槽3,以对所述电路板带进行黑孔形成石墨层;
S6:对黑影之后的所述电路板带进行热风吹干;
S7:驱动所述卷带向前活动,让所述电路板带经过定影槽,以对所述电路板带进行定影;
S8:对经过所述定影槽后的所述第一牵引带和所述第二牵引带进行抛光,以去除所述第一牵引带和所述第二牵引带表面的石墨层;
S9:驱动所述卷带向前活动,让定影之后的所述电路板分别经过微蚀槽、酸洗槽、电镀槽,以及抗氧化槽。
作为进一步优化,在上述步骤中,多次重复S5和S6,以便对所述电路板进行多次黑影。
作为进一步优化,在上述步骤S7中,分多次对所述第一牵引带L1和所述第二牵引带L3进行抛光。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牵引带和所述第二牵引带的材质为PEEK。
作为进一步优化,在步骤S3中,所述整孔槽的整孔剂为MN-715A,该整孔剂的浓度为5~7%、温度为60~66℃,整孔的时间为2~3min。
作为进一步优化,在步骤S5中,所述石墨层的厚度为0.5~1um;所述黑影槽中的黑孔剂其粉末石墨的最大粒径不超过0.3um,所述黑孔剂的温度为25~32℃,黑孔的时间为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7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