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以及轮毂反挤压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43027.8 | 申请日: | 2021-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3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郎溪友良锻造铝合金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K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静洁;曹媛 |
地址: | 24211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组 以及 轮毂 挤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以及轮毂反挤压模,通过换芯活塞杆、导轨、下滑台、精锻下模芯和预锻下模芯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在锻压轮毂时,先对铝锭进行预锻压,再进行精锻压,避免铝锭一次成型变型量较大,提高了轮毂的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以及轮毂反挤压模。
背景技术
轮毂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它是汽车不可或缺的零件。轮毂主要有三种制造方法:重力铸造法、锻造法和低压精密铸造法,其中,重力铸造法由于易产生砂眼,产品密度不均匀,表面不够平滑,逐渐被取代,而低压精密铸造需要在0.1Mpa的低压下进行铸造,由于铸造条件较高,普及率较低,而锻造法是指整块铝锭由千吨的压力机在轮毂挤压模具上直接挤压成型。但是,现有的轮毂挤压模具都锻造轮毂时都是一次挤压成型,由于铝锭变型量较大,使得轮毂成品率只有五到六成,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模组件、下模组件以及轮毂反挤压模,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轮毂挤压模具都锻造轮毂时都是一次挤压成型,由于铝锭变型量较大,使得轮毂成品率只有五到六成,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轮毂反挤压模的上模组件,该轮毂反挤压模具有上机台,该上模组件包括:
上底板,可安装在所述上机台的下表面;
精锻上模芯,安装在所述上底板的下表面;
上模芯垫块,安装在所述上底板的下表面,且套设在精锻上模芯的外部;
上导向座,安装在所述上底板的下表面,且套设在所述上模芯垫块的外部;
第一上模导板,固定于所述上底板和/或所述上导向座,其中,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上导向座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上模导板形成第一滑动区;
第二上模导板,固定于所述上底板和/或所述上导向座,其中,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上导向座中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上模导板形成第二滑动区;
第一滑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滑板的第一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区,所述第二滑板的第二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动区;
第二滑板,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二滑板的第一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区,所述第二滑板的第二端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动区;
第一限位块,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板;
第二限位块,安装在所述第二滑板;
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缺口,当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第二滑板相抵时,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第二滑板形成一通孔,所述精锻上模芯的端部可贯穿该通孔;在所述精锻上模芯对原料进行预锻压或精锻压后,该原料发生形变,所述第一限位块配合所述第二限位块夹持并固定该形变后原料。
可选地,该上模组件还包括:
若干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底板,所述第一导向柱的第二端贯穿所述上模芯垫块上开设的第一通孔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件。
可选地,该上模组件还包括:
若干第一弹性元件,位于所述上底板与所述上模芯垫块之间。
可选地,该上模组件还包括:
若干第二弹性元件,位于所述上模芯垫块与所述精锻上模芯之间。
可选地,该上模组件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郎溪友良锻造铝合金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郎溪友良锻造铝合金轮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43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