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露天矿采区转向接续开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8311.6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3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伟;郭伟强;付恩三;黄云龙;曹博;王雪冬;吕进国;张靖;于秋宇;马显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7/02 | 分类号: | E21C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创致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6127 | 代理人: | 刘素霞 |
地址: | 12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露天矿 采区 转向 接续 开采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露天矿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露天矿采区转向接续开采方法,提供了将近水平露天矿的工作帮从首采区转向至二采区的方法,采用单斗挖掘机‑汽车开采工艺,完成从首采区转向至二采区期间的接续,包括首采区分区、反向推进工作帮的形成、二采区转向接续的推进、采区转向的结束等步骤,提供了相邻采区之间的转向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局部加速推进到界,在转向后首采区和二采区反向同时推进,快速释放内排空间,为露天矿提前内排准备工程位置,合理优化利用释放的内排空间利用率,降低转向期间外排剥离量、从而降低转向期间运输成本;降低矿山开采扰动,实现转向期间对土地征用开采扰动破坏的最小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露天矿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露天矿采区转向接续开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平或近水平露天煤矿采用单斗挖掘机-汽车开采工艺条件下相邻采区转向条件下,传统采区接续方式有重新拉沟、扇形转向等方式。上述采区转向接续方式虽然能够完成采区接续任务,但对应采区接续期间,外排量大、运距及提升高度大,导致开采成本增加,最重要的是,在短时间内,矿山开采扰动范围增加,内排空间滞后释放,既影响了露天矿采区转向期间的经济效果,又使露天矿转向期间开采扰动面积集聚增加,使得转向期间外排增加,转向之后内排空间富裕,内外排占比量呈现波动性。
因此,水平及近水平露天矿分区开采,采用单斗卡车开采工艺的露天矿亟需一种采区转向的新方式,来平稳转向期间的内外排量,降低由于转向期间带来的外排量大、运输成本高、外排征地量大,开采扰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露天矿采区转向接续开采方法,以解决或缓解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露天矿采区转向接续开采方法,提供了将近水平露天矿的工作帮从首采区转向至二采区的方法,采用单斗挖掘机-汽车开采工艺,完成从首采区转向至二采区期间的接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首采区分区:在露天矿采掘工作帮推进过程中,将首采区分为加速推进区和协同推进区,加速推进区的工作帮为第一工作帮,协同推进区的工作帮为第二工作帮,第一工作帮的工作线长度小于第二工作帮的工作线长度,第一工作帮早于第二工作帮到界。
步骤S2,反向推进工作帮的形成:第一工作帮的地表开采到界后,加速推进区与二采区连接侧形成第三工作帮,加速推进区与协同推进区连接侧形成第四工作帮,第三工作帮和第四工作帮形成两个反向推进工作帮。
步骤S3,二采区转向接续的推进:当第一工作帮的开采台阶逐步靠帮到界后,第一工作帮消失,第三工作帮加速推进成为转向后主要生产剥离、采煤能力,此时第四工作帮与第三工作帮反向推进,形成反向推进工作线,并形成初期的内排土场。
步骤S4,采区转向的结束:第四工作帮与第三工作帮反向推进到界后消失,转为到界非工作帮,此时采区转向结束,内排土场建立。
优选地,在步骤S1中,确定首采区进行分区的初始位置,首采区按照既定开采方式推进过程中,当首采区的剥采比下降时,表示开采进入转向影响区,此时将首采区进行分区,分为加速推进区和协同推进区。
优选地,剥采比的具体计算为:剥采比=剥离的岩石量/采煤量。
优选地在步骤S1中,对加速推进区的工作线长度进行计算,加速推进区的最下台阶工作线长度L0确定后,根据露天矿工作平盘宽度b、开采台阶高度h以及坡面角α计算得出加速推进区的工作线长度。
优选地在步骤S1中,L0满足部署一台挖掘设备的服务工作线长度的最短要求。
优选地在步骤S1中,当加速推进区的工作线长度确定后,在第一工作帮形成开采台阶,并向前推进直至到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8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