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1083骨架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34284.5 | 申请日: | 2021-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2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王升启;李蕾;王鑫;龙晋蓉;桑野;曹艺明;任晋;雷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50 | 分类号: | C12N15/50;A61K39/215;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王灏增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1083 骨架 病毒 疫苗 | ||
本发明公开了提供了一种基于1083骨架的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提高抗原表达效能。所述疫苗的活性成分为mRNA‑1083,所述mRNA‑1083包括依次连接的5’‑UTR、目的基因的mRNA和3’‑UTR和Poly A,所述5’‑UTR的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7的第1至46位中的T替换为U所得到的序列;所述3’‑UTR的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7的第818至943位中的T替换为U所得到的序列;所述Poly A的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7的第944至1063位中的T替换为U所得到的序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酸疫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1083骨架的新冠病毒疫苗。
背景技术
近年兴起的mRNA疫苗是新型核酸疫苗的一种。它直接免疫目的抗原的基因编码脚本,再由机体自身合成目的抗原蛋白,可以同时迅速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mRNA疫苗在概念上比传统的灭活疫苗、减毒疫苗,新型的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DNA疫苗都更具有优势:1)mRNA疫苗技术研发速度快,可以在三个月内完成GMP 生产和质量控制,有利于突发性传染病流行的应急防控;2)mRNA疫苗相对安全,其 自身无感染性,且不需要进入细胞核,没有改变基因的风险。mRNA疫苗在体内短暂停 留瞬间实现抗原蛋白翻译后被酶解清除;3)mRNA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强,可以诱导较 强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因而既可以防毒于胞外,也可以消毒于胞内;4) mRNA疫苗研发制备平台具有通用性、生物安全风险低、产业化能力强,可以实现疫苗 标准化安全生产。只需要改变mRNA的核苷酸序列即可进行大规模生产,并不需要更改 其他生产设备和条件项目。
目前,获得紧急使用授权的新冠mRNA疫苗有辉瑞/BioNTech研制的 “BNT162b2”mRNA疫苗与美国Moderna公司研制的“mRNA-1273”疫苗。2020年12 月1日,“BNT162b2”mRNA疫苗在英国获批紧急使用,该疫苗也成为了首个获得西方 国家许可的新冠疫苗,后于2020年12月14日开始在美国投放。早在2020年3月5 日,“mRNA-1273”疫苗获批成为全球首款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该疫苗于2020 年12月18日获得FDA紧急使用授权。
研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不仅对应对当前疫情有重要意义,还能丰富常态化防控的疫苗储备。新冠mRNA疫苗的成功研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其自身序列的优化。mRNA疫苗的序列除抗原基因编码区域以外部分可被看作mRNA疫苗的骨架。对mRNA疫苗骨架序列的优化,可以提高抗原表达效能,也可以实现不同 mRNA疫苗的迅速研发,以应对不同传染性疾病的突发与病毒的变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1083骨架的mRNA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疫苗,所述疫苗的活性成分为mRNA-1083,所述mRNA-1083包括 依次连接的5’-UTR、目的基因的mRNA和3’-UTR和Poly A,所述5’-UTR的序列为 序列表中序列7的第1至46位中的T替换为U所得到的序列;所述3’-UTR的序列为 序列表中序列7的第818至943位中的T替换为U所得到的序列;所述Poly A的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7的第944至1063位中的T替换为U所得到的序列。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一种mRNA,所述mRNA为上述mRNA-1083。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mRNA-1083骨架序列,所述的mRNA-1083骨架序列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1)制备mRNA疫苗;
2)制备mRNA抗体;
3)制备mRNA细胞因子;
4)制备mRNA疗法中使用的相关药物。
其中,mRNA-1083骨架序列在制备mRNA疫苗、制备mRNA抗体、制备mRNA细胞因 子或者其他应用,对应的mRNA-1083骨架中的目的基因的mRNA不同,根据目的基因的 mRNA的不同性质,可以应用在不同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4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热风烹饪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水设备及铝土矿尾矿资源化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