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高效低成本仪表板软触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32764.8 | 申请日: | 2021-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薛华春;侯广举;胡贤甫;陶明;黄松;张冲;陈磊;叶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26;B29C45/57;B29C4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顾艳哲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高效 低成本 仪表板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高效低成本仪表板软触成型工艺,该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改性热塑性弹性体粒子注塑成型为仪表板软触表皮;(2)将仪表板骨架与仪表板软触表皮分别上料至发泡成型模具;(3)发泡成型模具合模,并浇筑PU发泡料形成PU发泡层;(4)发泡成型模具开模后成型零件,下模取件,将产品熟化即得。本发明通过改性热塑性弹性体注塑粒子在注塑模具内完成,缩短开发周期、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环境无污染,环保性能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成型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高效低成本仪表板软触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汽车内饰软触感知质量,常见的软触工艺有阴模吸覆、阳模吸覆、包覆、搪塑、喷塑等,当前用在仪表板上体上常见为阴模吸覆和搪塑。阴模吸覆仪表板软触工艺流程为:原材料片材自带背泡表皮加热→骨架上料→真空吸覆成型形状和纹理→骨架和表皮真空复合→冷却→脱模→成型零件,骨架在上阴模吸覆模具之前需要进行火焰处理和喷胶,片材表皮一般为光面TP0加背泡在真空吸覆成型工序成型纹理,在真空复合工序实现表皮和骨架的粘合。
搪塑工艺仪表板软触工艺流程为:原材料粉末状→表皮加热搪塑成型和纹理→骨架/表皮上料→发泡模具合模→注PU发泡料→开模→成型零件。表皮在原材料粉末状成型和纹理过程中经过10道工序:①加料、②搪塑模预热、③合粉箱、④锁紧合粉箱、⑤模具上粉、⑥箱粉分离、⑦塑化、⑧冷却、⑨剥离表皮、⑩最后模具复位,搪塑表皮的材料主要是PVC、TPU和PU等粉末状,骨架在上料之前和阴模吸覆工艺一样需要进行火焰处理改性。
然而,上述两种仪表板软触工艺存在如下问题:(1)开发周期长,整个开发周期最少需要5.5个月;(2)一次性投入设备和模具成本高,阴模吸覆设备约500万,搪塑约1000万;(3)搪塑PVC搪塑粉末状材料性能不环保、气味不好、不可回收;(4)搪塑成型周期长,满工位需要110秒,生产效率低;(5)阴模吸覆在成型过程中需要喷胶,产品的气味也不好;(6)阴模吸覆成型由于形状、纹理和粘合在一道工序成型,节拍一般在120秒,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环保高效低成本仪表板软触成型工艺,本发明通过改性热塑性弹性体注塑粒子在注塑模具内完成,缩短开发周期、缩短成型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环境无污染,环保性能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保高效低成本仪表板软触成型工艺,用于制备仪表板,所述仪表板包括仪表板骨架、仪表板软触表皮以及位于所述仪表板骨架与仪表板软触表皮之间的PU发泡层,该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改性热塑性弹性体粒子注塑成型为仪表板软触表皮;
(2)将仪表板骨架与仪表板软触表皮分别上料至发泡成型模具;
(3)发泡成型模具合模,并浇筑PU发泡料形成PU发泡层;
(4)发泡成型模具开模后成型零件,下模取件,将产品熟化即得。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仪表板软触表皮的纹理由注塑模具型腔自带的纹理通过薄壁注塑一次成型制得。其中,纹理通过药水腐蚀、激光雕刻或药水腐蚀和激光雕刻混合使用来处理形成,薄壁注塑模具的定模,根据纹理的复杂程度选择不同的纹理成型方式,产品的形状和纹理都是通过薄壁注塑一次成型出来,软触表皮成型后不需要做任何外观表面处理,整个注塑成型表皮的周期一般在60~80S,提高生产效率和节拍。
进一步地,步骤(1)带纹理的仪表板软触表皮的厚度为0.8~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327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