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组装高功率变压器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25533.4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春阳;王猛;柳教成;张庭春;易沈辉;车俊涛;王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6;H01F27/28;H01F27/29;H01F27/32;H01F27/36;H01F41/00;H01F41/06;H01F41/10;H01F41/12;H01F27/08 |
代理公司: | 广东华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9 | 代理人: | 赵素丽 |
地址: | 516023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装 功率 变压器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易组装高功率变压器及生产方法,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包括骨架主体、磁芯组、绕线组;骨架主体沿第一方向形成有通孔,绕线组以第一方向为轴向卷绕于所述骨架主体外周,磁芯组贯穿所述骨架主体并框设于所述绕线组外周;于磁芯组外周包覆有绝缘胶纸;骨架主体于插入侧的第一端部形成有初级针盘、次级针盘,于第二端部形成有主针盘,与背向插入侧的第二端部形成有屏蔽针盘;所述次级针盘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引脚,以及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第一导线槽形成于所述次级针盘的插入侧,第二导线槽形成于次级针盘的第一端部且沿第一方向贯穿次级针盘;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加工效低,对人工依赖程度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组装高功率变压器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变压器的线圈绕组绕制在骨架上,线圈绕组的两端伸出的引线需要与骨架上的引脚连接以保证变压器的电气导通。线圈绕组绕制在骨架上后,再在骨架的外周面设置相压合的磁芯,磁芯通常需要接地线,以保证使用安全。
现有变压器骨架中,需要通过用外壳的引脚来实现线圈引线与外部电路板等元件连接;连接线圈引线与引脚时通过在变压器骨架上加工两个引脚孔,线圈绕组绕制在骨架上后,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在骨架的引脚孔上穿入引脚,再通过手动点焊锡将两根线圈绕组的引线与两个引脚焊锡连接;再通过人工操作在磁芯侧面贴上一片铜箔,在铜箔上贴一根引线实现导通磁芯和接地引脚。
为此现有变压器骨架存在以下缺陷:
1、需要通过用外壳的引脚来实现线圈引线与外部电路板等元件连接,自动装配步骤复杂;
2、需要在骨架上加工两个引脚孔,连接线圈和引线需人工飞线穿孔,没有固定的走线结构,导致无法通过自动绕线设备完成,自动化程度低,在手动焊锡连接引线和引脚时需要对引线折弯、理线,操作复杂耗时长,导致生产效率低。并且多了两个引脚孔的加工工序,生产步骤繁琐。
3、需人工贴铜箔和挂引线,操作繁琐复杂,需要在磁芯侧面贴铜箔导致难以实现磁芯的自动组装,自动化程度低,耗时耗力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组装高功率变压器及其生产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变压器加工效低,对人工依赖程度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易组装高功率变压器及其生产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易组装高功率变压器,包括骨架主体、磁芯组、绕线组;所述骨架主体沿第一方向形成有通孔,所述绕线组以第一方向为轴向卷绕于所述骨架主体外周,所述磁芯组贯穿所述骨架主体并框设于所述绕线组外周;于所述磁芯组外周包覆有绝缘胶纸;
所述骨架主体于插入侧的第一端部形成有初级针盘、次级针盘,于第二端部形成有主针盘,与背向插入侧的第二端部形成有屏蔽针盘;
所述次级针盘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引脚,以及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
所述第一导线槽形成于所述次级针盘的插入侧,所述第二导线槽形成于所述次级针盘的第一端部且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次级针盘;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骨架主体上对应各级线圈的引脚盘,引脚盘上的开设有导线槽,线圈的导线通过导线槽走线进而与引脚连接,通过线槽结构限制导线的位置,进行形成固定的绕线路线,通过自动绕线设备完成引脚和引线连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的效率,实现无外壳结构,同时避免人工操作费时费力,节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优选的,所述绕线组包括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屏蔽线圈以及辅助线圈;
所述次级线圈的导线从绕线组分别经所述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
优选的,所述次级线圈的侧边设置有导向块;其中,所述经第一导线槽的导线绕过所述导向块后与所述第一引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力王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55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加工用多功能搬运设备
- 下一篇:工业废气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