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23972.1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6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方正;韩佳慧;刘玉杰;杨松;石戈;梁蓬霞;孙艳六;吴谦;李鸿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F1/1343;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显示面板包括:顺次层叠设置的阵列基板、液晶层及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数据线层,所述第一数据线层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条数据线;所述彩膜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设置。上述方案,在彩膜基板中设置了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一电极,且第一电极与阵列基板的数据线一一对应设置,这样可以增加显示面板的开口区内水平电场分量,使得液晶可以充分转动以提升透过率;同时可以对于相邻像素间的电场起到屏蔽作用,降低像素间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技术是目前主流的显示技术,其中,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 Film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LCD)产品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显示分辨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终端产品中。
目前,TFT-LCD的解析度逐渐提高,随着解析度的提高,像素越来越小,相应地,开口率随之降低,这就导致了透过率下降。在此种情况下,若背光的亮度不变则显示画面的亮度会变暗,而为了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就需要提高背光的亮度,这样会带来能耗的增加。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通过提高透过率可以提高显示画面的亮度,因此如何提高透过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期望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透过率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顺次层叠设置的阵列基板、液晶层及彩膜基板;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数据线层,所述第一数据线层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条数据线;
所述彩膜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绝缘条;
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各所述像素电极形成于对应的所述绝缘条上。
作为可实现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中,沿垂直于所述数据线延伸方向,所述绝缘条的宽度小于所述像素电极的宽度,且所述像素电极的宽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开口区的宽度。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像素电极层上形成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形成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在所述显示面板的正投影中,沿垂直于所述数据线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电极的宽度。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为0.5um-1.8um。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为公共电极。
作为可实现方式,对应设置的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正投影中中心重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提供阵列基板及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数据线层,所述第一数据线层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条数据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第一电极;
将所述阵列基板及所述彩膜基板封装成盒,且在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形成液晶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彩膜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可实现方式,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3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