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制式5G模组的可移动智能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2962.8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牛海涛;褚光迪;苑航;秦斐;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3/00;B25J13/08;G06F17/11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赵梅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制式 模组 移动 智能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多制式5G模组的可移动智能机器人。包括主壳体,主壳体的顶端设有主操作器,主壳体的前端设有从操作器,主壳体的底端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上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行走驱动器,主壳体内设有处理主机,处理主机的一侧设有集成网络路由器。本发明设计便于接入多种形式的通信网络,可以智能巡查工作环境,不需要人员实体监查,安全性高,环境监测数据准确,工作时可以灵活选择线路及平滑切换工作网络,确保机器人可不间断工作,并能有效节省5G流量费用,运行过程安全高效,可以实现智慧全流程的数据采集、数据回传、控制指令收发、监控、可视化应用、设备信息化及数据安全可管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多制式5G模组的可移动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已经出现成熟的5G通信模组,5G模组是承载终端接入网络的关键部件,随着全球5G网络的规模商用,5G对于各行各业的重要价值已经成为了业界共识。5G模组具备业界领先的传输速率、-40℃到85℃的工业温宽性能稳定、毫秒级低时延等多项技术,可以满足工业环境下或其他装配有大量精密仪器区域内的设备互联和远程交互应用需求,若基于多制式5G模组开发应用于人体不易靠近的医疗环境(如具有辐射的检查室等)的移动智能机器人,用于自主巡查医疗器械的运行过程,不需人体靠近,可以更好实现智慧医疗机构的监管控制过程。但是,目前市面上并没有可以顺畅运行的完善的智能移动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制式5G模组的可移动智能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制式5G模组的可移动智能机器人,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顶端设有主操作器,所述主壳体的前端设有从操作器,所述主壳体的底端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上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行走驱动器,所述主壳体内设有处理主机,所述处理主机的一侧设有集成网络路由器。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操作器内设有感知控制器,所述主操作器的前端处规则设有摄像头、距离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感知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所述处理主机电性连接,所述从操作器与所述主操作器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制式5G模组的可移动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装载在所述处理主机内,该控制系统用于支持上述的基于多制式5G模组的可移动智能机器人的运行过程,包括
基础建设单元、通信控制单元、配置管理单元和功能应用单元;所述基础建设单元、所述通信控制单元、所述配置管理单元与所述功能应用单元依次通过数字信号连接;所述基础建设单元用于提供支持控制系统运行的基础载体、辅助系统、传感设备及智能技术等;所述通信控制单元用于对系统的网络通讯功能进行管理控制及分配;所述配置管理单元用于对机器人的运行模式及行走路线等功能配置进行管理控制;所述功能应用单元用于管理机器人的扩展应用以给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功能;
所述基础建设单元包括系统载体模块、移动行走模块、状态感知模块和网络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控制单元包括集成路由模块、外网连接模块、作业优先模块和网络切换模块;
所述配置管理单元包括智能管控模块、场景模式模块、路线管理模块和备份切换模块;
所述功能应用单元包括参数预设模块、主从管控模块、工作记录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29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