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微合金化Q355B结构钢板及其再结晶控轧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6009.2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庆;张楠;李文双;楚志宝;王佩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新天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4;C21D8/02;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许爱文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河西区洞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q355b 结构 钢板 及其 再结晶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厚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微合金化Q355B结构钢板及其再结晶控轧工艺方法。钢板的化学成分为,C:0.16~0.20%,Si:0.15~0.30%,Mn:0.70~0.90%,P≤0.025%,S≤0.015%,Als:0.015~0.045%,Ti:0.055~0.07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工艺方法包括:高炉铁水熔炼→铁水预脱硫→转炉冶炼→脱氧合金化→LF精炼炉精炼→板坯连铸→板坯再加热→轧机轧制→层流冷却→钢板矫直→成品取样检验→入库。轧制阶段采用再结晶控轧工艺,不采用常规的二阶段控轧,避免了一阶段轧制后的待温,生产节奏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厚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微合金化Q355B结构钢板及其再结晶控轧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Q355B结构钢板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钢结构制造用中厚板,每年产销量达到3000万吨以上,是各中厚板厂都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产品。
按照常规的生产工艺,一般采用C-Mn成分体系,锰含量在1.40%左右。转炉冶炼后的合金化过程中,由于加入了大量锰铁,造成钢水温度损失,LF精炼时,需采用较长时间升温,电耗及电极消耗量大,成本升高。同时由于锰为易偏析元素,锰含量较高时,易于造成锰偏析,对钢坯、钢板的内部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此后的轧制过程中,常规工艺一般采用二阶段控轧控冷工艺,再结晶阶段一般在960℃以上结束,二阶段也就是未再结晶控轧阶段,开轧温度一般要求890℃以下,这就造成中间坯在辊道上通过空冷降温,这个过程严重影响了轧制节奏。为此,很多中厚板厂采取了降低中间坯厚度、增加中间坯块数、在待温区采用水冷、增加旁通辊道等很多措施,但这些都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晾钢待温对生产节奏造成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再结晶控轧工艺生产的钛微合金化Q355B结构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钛微合金化Q355B结构钢板,所述钢板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6~0.20%,Si:0.15~0.30%,Mn:0.70~0.90%,P≤0.025%,S≤0.015%,Als:0.015~0.045%,Ti:0.055~0.070%,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上述钛微合金化Q355B结构钢板的再结晶控轧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高炉铁水熔炼→铁水预脱硫→转炉冶炼→脱氧合金化→LF精炼炉精炼→板坯连铸→板坯再加热→轧机轧制→层流冷却→钢板矫直→成品取样检验→入库。
进一步,铁水预脱硫后,入炉铁水中的S≤0.006wt%。
进一步,转炉冶炼温度为1650~1660℃。
进一步,LF精炼炉精炼时,为精确控制钢的成分和钢水纯净度,首先采用铝脱氧,然后加入钛铁,保证软吹时间≥8分钟,控制软吹压力;LF出站硫含量应控制在0.012%以下,出站钛含量控制在0.060~0.075%范围内。
进一步,板坯连铸时,中包过热度控制在10~25℃之间,拉速稳定在1.05m/min。
进一步,板坯再加热时,出炉温度控制在1150~1200℃,加热时间约为2.5-3.5小时。
更进一步,轧机轧制分粗轧、精轧两阶段进行,粗轧开轧温度1140-1160℃,终轧温度1005-1120℃,粗轧阶段至少有2个道次压下量≥25mm,或至少两个道次压下率≥16%;中间坯厚度为成品厚度的2.0~3.5倍;
本钢种精轧开轧温度控制在960℃以下,终轧温度应控制在910±10℃,以保证终轧温度在完全再结晶温度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新天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新天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