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CST型温敏性聚合物固定化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3656.8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兴;田祎;贺斌;王学川;张慧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65/02 | 分类号: | C08F265/02;C08F220/32;C12N11/087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cst 型温敏性 聚合物 固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CST型温敏性聚合物固定化酶的方法,具体为:首先,将聚丙烯酸类聚合物和引发剂用去离子水溶解,转移到三口烧瓶中,缓慢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摇匀后通氮气鼓泡半小时后转入单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抽真空,进行磁力搅拌反应,离心,用丙酮洗涤,烘干,得到固体产物;再将固体产物用缓冲液进行溶解,加入酶,进行恒温震荡反应,再加入胶原及其水解物,恒温震荡,离心,清洗,所得到的沉淀物即为固定酶载体,将固定酶载体置于冰箱冷藏,即可完成固定酶载体的制备。该UCST型温敏性聚合物‑固定化酶体系,能实现液相催化底物,解决传统固定化酶固相催化底物,催化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定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CST型温敏性聚合物固定化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酶是一类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活性大分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酶的特异性催化反应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后残留于溶液中,分离回收困难,无法重复多次使用,增加了生产成本,这已成为其工业应用的主要限制。将酶固定在固体载体上,是实现酶回收利用的有效方法。然而固定的酶载体催化底物时,酶与底物接触位点减少,催化效率降低,这大大限制了其使用。
目前,温敏性聚合物作为一种固液相可逆转变的新型材料,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在液相催化底物,固相分离回收利用,从而解决固体酶制剂催化底物效率低的问题。温度敏感性材料中研究最为广泛 (UCST)型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类化合物,其高临界溶解温度一般在15℃左右,它能在高温液相高效催化底物,低温固相快速回收利用。但是以丙烯酰胺单体制备UCST体系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聚丙烯酰胺具有一定的毒性,且丙烯酰胺系列温敏聚合物在降解 /水解过程中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胺类小分子化合物,导致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过程中受到极大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CST型温敏性聚合物固定化酶的方法,能大大提高酶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UCST型温敏性聚合物固定化酶的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聚丙烯酸类聚合物和引发剂用去离子水溶解,转移到三口烧瓶中,缓慢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摇匀后通氮气鼓泡半小时后转入单口烧瓶中,氮气保护下抽真空,进行磁力搅拌反应,待反应结束后,离心去除上层清液,用丙酮重复洗涤,烘干,得到白色的固体产物;
步骤2,将固体产物用缓冲液进行溶解,之后加入酶,进行恒温震荡反应,再加入胶原及其水解物,恒温震荡30min,离心,用去离子水清洗,所得到的沉淀物即为固定酶载体,将固定酶载体置于冰箱冷藏,即可完成固定酶载体的制备。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聚丙烯酸类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引发剂和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12:0.01-0.024:0.01-0.012:20-480。
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4-24h;烘干温度为0-40℃,烘干时间为10-12h。
步骤1中,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或者过硫酸钠;聚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结构简式为(C3O2H3-R)n,其中,R为甲基、乙基、异丁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甲酰氧基、乙酰氧基、丙酰氧基、丁酰氧基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2中,固体产物、缓冲液、酶、胶原及其水解物的摩尔比为 0.1-1:1-10:10-40:0.1-1。
步骤2中,缓冲液为乙酸缓冲液、柠檬酸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缓冲液中的任意一种;胶原及其水解物为胶原、明胶或者胶原多肽;酶为纤维素酶、脂肪酶、蛋白酶、糖化酶、淀粉酶、漆酶、木聚糖酶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6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