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Q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硅胶底涂剂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1356.6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利吉;方小明;岳胜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康利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20 | 分类号: | C08G77/20;C08G77/06;C09D163/00;C09D183/07;C09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q 硅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硅胶 底涂剂 | ||
本申请涉及硅树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MQ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硅胶底涂剂。本申请的MQ硅树脂包括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硅酸乙酯50~250份,六甲基二硅氧烷30~60份,乙烯基封端剂5~20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10~40份,酸催化剂8~20份,溶剂40~80份,水40~80份;本申请的MQ硅树脂可用于底涂剂的制备。本申请的底涂剂具有粘接性能强,耐老化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硅树脂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MQ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硅胶底涂剂。
背景技术
MQ硅树脂是由单官能硅氧烷链节和四官能硅氧烷链节构成的一类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结构的有机树脂;MQ硅树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耐热性,耐候性,耐化学品和成膜性,在许多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尤其在压敏胶、离型剂、化妆品、胶粘剂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14104933949的中国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加成型硅橡胶用底涂剂及其制备方法,底涂剂含有以下组分:溶剂100重量份,有机硅-丙烯酸低聚物0.5-10重量份,硅溶胶10-30重量份;有机硅-丙烯酸低聚物由含C=C基团的硅烷偶联剂与丙烯酸单体聚合反应而成;硅溶胶由硅酸乙酯、含C=C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含氢硅氧烷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得到。加成型硅橡胶用底涂剂的制备方法为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将有机硅-丙烯酸低聚物、硅溶胶加入至溶剂中,混合后得到加成型硅橡胶用底涂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长期用在室外的底涂剂,会受到阳光暴晒与雨水侵蚀,而上述底涂剂存在有底涂剂中可作为抗老剂的硅烷偶联剂粘接持久性不能很好的满足室外长期的粘接需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底涂剂粘接持久性不能很好的满足室外长期的粘接需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MQ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硅胶底涂剂。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MQ硅树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MQ硅树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硅酸乙酯50~250份,六甲基二硅氧烷30~60份,乙烯基封端剂5~20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10~40份,酸催化剂8~20份,溶剂40~80份;水40~8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MQ硅树脂中,硅酸乙酯为四官能团有机硅氧烷链节,作为构成MQ硅树脂的Q基团;六甲基二硅氧烷为单官能团有机硅氧烷封闭链节,作为构成MQ硅树脂的M基团。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的加入,一方面协同硅酸乙酯,增强MQ硅树脂的抗老化性能;另一方面由于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为含有较长烷基链的醇酯类物质,会与形成网状结构的原MQ硅树脂继续交联,形成具有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待乙烯基封端剂对不断交联且分子量不断变大的MQ硅树脂进行另一端的封端,使得最终形成的MQ硅树脂分子量较大,因此最终形成的MQ硅树脂的粘性更大,且抗老化性能更好。
可选的,所述MQ硅树脂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硅酸乙酯80~200份,六甲基二硅氧烷40~55份,乙烯基封端剂8~17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20~30份,酸催化剂20~30份,溶剂50~70份;水45~7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MQ硅树脂中适当重量份原料的加入,使得硅酸乙酯与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可以进行充分的缩聚反应,形成分子量较大的大分子。而通过调节六甲基二硅氧烷与乙烯基封端剂的添加量可以充分控制硅酸乙酯与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相互反应后所形成的大分子的分子量,使得最终形成的MQ硅树脂不易变成胶凝,最终制得粘性较大、抗老化性能较好的MQ硅树脂。
可选的,所述乙烯基封端剂采用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康利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康利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13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