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短路径模型的汽车线束三维模型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8220.4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1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马良;李文强;盖沙沙;王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8;G06F30/20;G06F113/1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张晶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路径 模型 汽车 三维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最短路径模型的汽车线束三维模型构建方法;从主干到分支的方式,逐层建模,遵循空间最小距离的建模方式,比较电器件空间距离确定线束主干;确定其他电器件分支;得到初始数据模型;确定线束上固定点,采用球面与线束模型相交方式得到线束固定点区域,确定线束上所有固定点位置,得到数据模型A;数据模型A基础上增加固定点的固定方式,得到数据模型B;数据模型B基础上按装配需求增加装配余量设计,得到数据模型C;数据模型C基础上按实际需求增加外保护设计,得到线束最终数据模型。本发明保证线束模型为最短路径方案,实现布置方案最优化,提高线束模型一次设计成功率及设计质量,从线束布置路径上实现了线束成本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最短路径模型的汽车线束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线束三维模型设计,通常是基于环境数据的模型设计,线束布置路径存在非最短路径的情况,这种设计方案会引起线束成本增加,同时线束路径存在冗余,对整车信号的传递、电源供给及整车EMC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不良的线束三维模型,会导致线束装配不便,线束不能良好的固定在整车环境下,线束与周边零件的安全距离过近,甚至引起线束可靠性降低。
目前并没有本发明中所阐述的相似的实现方案。本发明所指的线束模型构建方法,是一种分层逐级的、基于空间最短路径的模型构建方法。目前的线束三维模型构建方法都是基于环境数据的构建方法,对于线束的最短路径在模型构建中没有要求或提及。
专利文献CN112287421A“一种线束的3D设计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的3D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零部件库、3D设计模块和工艺文件模块;所述零部件库包括零件信息库、零件3D数模库及2D数模库;所述3D设计模块包括布线模块,定义模块和3D工艺模块;所述工艺文件模块,根据3D设计模块获取的3D设计图调用2D数模库,生成打板图;并根据供应商线束打板图要求修改系统默认的工艺参数,包括线号标识采用喷码/套管方式、分装顺序、不同工艺对应的导线损耗量。本发明设计系统以精确和包含细节的3D图输出,提升设计有效性和准确性,结合电气图、线束路径以及工艺要求,在初始3D图上添加了每根导线的走向及工艺,显示更精确,可直接依据3D数模得到线径,无需进行线径计算。
专利文献CN106024208B“用于线束制造的三维模块化布线及检测一体化装置”,一种用于线束制造的三维模块化布线及检测一体化装置,其特征主要包括:由多个多孔布线板(1)组装而成的布线工装板;由可调节长度的支撑杆(4)、支撑座(3)以及与支撑座配合的滑块(20)组装而成的布线板角度的角度调整机构;用于线束固定的定位座(11)及捆扎带(13);用于线束检测的连接器(6);用于导向的U形叉元件(14);用于线束检测的机柜(2);本发明针对不同类型的线束结构特征,对应布线装置组合方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更加贴近实际布线结构,可实现三维布线及检测一体化。
专利文献CN112149262A“一种集束线及集束线三维设计模型构建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束线及其三维设计模型构建方法,集束线包括多个集束线线芯,集束线外具有包覆物,具有多级线束分支,在分支中心轴线分叉点还设置有回折部;构建方法包括:选定多芯线模型的构建形式,构建多芯集束线的初始模型;根据集束线的制造工艺参数求解各分支线束的直径信息和物理属性信息,构建集束线中心轴线的空间曲线模型;基于上述信息构建集束线的能量函数模型,求解集束线中心轴线的空间曲线初始模型函数,并基于集束线的直径信息在三维空间软件中构建集束线的三维设计模型。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方案中,未考虑线束制造工艺与线束的实际物理属性造成的线束三维设计模型真实度低、设计质量差的问题。
本发明与所查上述专利从整体方案和设计构成完全不同。本发明是指一种汽车线束用的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对三维设计系统不做限制,本发明通过分层逐级的方式对线束的主干、分支、定位点的选取方法做了详细的要求,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线束模型的最短路径建模,实现线束的路径最短,成本最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8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电信号的R峰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榴培育一体化自动上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