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短路径模型的汽车线束三维模型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8220.4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1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马良;李文强;盖沙沙;王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8;G06F30/20;G06F113/1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张晶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路径 模型 汽车 三维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最短路径模型的汽车线束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主干到分支的方式,逐层建模,同时每层建模时都遵循空间最小距离的建模方式,具体包括:
比较电器件空间距离确定线束主干;主干确定后,确定其他电器件的分支;
根据环境数据调整主干和分支走向,得到初始数据模型;
确定线束上固定点,采用球面与线束模型相交的方式得到线束固定点区域,最终确定线束上所有固定点位置,得到数据模型A;
数据模型A基础上增加固定点的固定方式,得到数据模型B;
数据模型B基础上按装配需求增加装配余量设计,得到数据模型C;
数据模型C基础上按实际需求增加外保护设计,得到线束最终数据模型;
所述得到线束最终数据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坐标集Px内除主干L的起止点外,从其他(n-2)个电器件的位置点向主干L引垂线,得到(n-2)个分支及(n-2)个主干上的分支点;
步骤二:根据环境数据及设计要求,调整线束主干的走向,使线束主干的数据模型与环境数据保持安全距离;
步骤三:根据环境数据及设计要求,调整(n-2)个线束分支的走向,是所有的线束分支的数据模型与环境数据保持安全距离,得到线束主干及分支的布置数据模型A;
步骤四:确定各分支距Px最近的固定点区域;
以Px中的所有点的空间位置为球心,以设计要求中的固定点允许最大间距为半径R,做球面,球面与模型A会产生≥N个交点,这些交点的坐标集为Fm{F1,F2…Fn…Fm};
步骤五:每个分支在Px与Fm的球形空间内,确定线束固定点坐标集Hx;
步骤六:以坐标集Hx为球心,以R为半径继续做球面,与模型A相交,得到坐标集F(m+1),在Hx为圆心,R为半径的球形空间内,继续确定第二个线束固定点坐标集H(X+1);
步骤七:判断空间中2个相邻的球体是否同时处于相切或干涉状态,如不满足此条件,则以当前球体与模型A的交点的坐标集为球心,以R为半径继续做球面,直至所有的相邻的2个球面均处于相切或互相干涉状态;
步骤八:此时所有确定的固定点坐标集H总{Hx,H(x+1)…H(x+n)}即为线束需求的所有的固定点;
步骤九:合并H总中重复区间的固定点;
步骤十:根据环境数据及线束的固定方式,在每个点添加对应的线束定位件模型,得到线束模型B,模型B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与环境数据保持安全距离;
步骤十一:根据电器件装配方式,对所有分支按需进行装配余量的设定,得到线束模型C;
步骤十二:根据模型C与环境数据的装配情况,为模型C增加线束外保护材料,得到最终线束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短路径模型的汽车线束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电器件空间距离得到线束主干,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收集并确定需要布置线束模型的环境数据;
步骤二:确定需要布置线束模型的区域内所有电器件的位置P1、P2…Pn,得到坐标集Px{P1,P2…Px};
步骤三:根据坐标集Px中各点的空间位置关系,确定线束主干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82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电信号的R峰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榴培育一体化自动上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