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式-3,4-二芳基二氢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6365.0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罗文丰;钱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311/20 | 分类号: | C07D31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钟志芸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式 二芳基二氢香豆素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的区域和非对映选择性方法,在无金属催化条件下炔胺与邻羟基苄醇的[4+2]环化反应制备反式3,4‑二芳基二氢香豆素类化合物。炔胺作为2‑π配偶体,与邻羟基苄醇通过磺酰胺的定位作用进行反应,以良好的产率和高度区域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制备获得各种反式3,4‑二芳基二氢香豆素类化合物。该无金属催化反应方法具有宽泛的底物适应范围,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以及可以高效地以克级规模进行生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基础有机合成方法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无金属催化条件下炔胺类化合物与邻羟基苄醇的[4+2]环化反应制备反式-3,4-二芳基二氢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含有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杂环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结构中,特别是反式-3,4-二芳基二氢香豆素衍生物由于其在抗乳腺癌及抗成骨质(anti-osteogen)药物中的良好的生物活性,已经被广泛地关注(见下式一)。然而,能够直接用于合成这类有价值的含氧杂环化合物的方法仍然很少。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颖的合成策略,以灵活,有效和良好的非对映选择性方式构建反式-3,4-二芳基二氢香豆素类化合物。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邻羟基苄醇在有机催化和/或过渡金属催化条件下原位生成的邻甲烯基苯醌前体化合物(o-Quinone methides,o-QMs),已经被证明为有效的合成中间体,经各种形式的[4+2]环化反应用于制备有价值的官能化杂环结构,特别是含氧杂环结构。其中,催化邻甲烯基苯醌前体化合物(o-Quinone methides,o-QMs)与羰基化合物的[4+2]环化反应构建二芳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方法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参见Org.Lett.,2018,20,4769;Org.Biomol.Chem.,2018,16,9382;Adv.Synth.Catal.,2018,360,1128;J.Org.Chem.,2017,82,1790;Org.Lett.,2017,19,5892.)。然而,尽管现有技术已经披露了这些重要的合成途径,但是大部分的分子间[4+2]环化反应至今为止仍然局限于构建顺式3,4-二芳基二氢香豆素骨架结构,而反式产物则极少报道(Org.Biomol.Chem.,2018,16,9382;Adv.Synth.Catal.,2018,360,1128;)。除此之外,炔作为具有两个碳原子的合成子与邻甲烯基苯醌前体化合物(o-Quinone methides,o-QMs)反应用于制备3,4-二芳基二氢香豆素骨架结构也未见诸现有技术报道。
炔胺类化合物是指炔基与N-原子连接的一类化合物,由于它们独特的反应活性及区域选择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被有机合成化学家们广泛地关注。炔胺类化合物被认为是通用构筑单元,常用于与含有亲核和亲电结构单元的各种双功能起始原料反应,为构建各种存在于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中的有价值的杂环核心结构提供了简洁和灵活途径。受这些杂环合成策略的启发,发明人设想炔胺有可能作为双功能2-π配偶体,与邻甲烯基苯醌前体化合物(o-Quinone methides,o-QMs)经催化串联分子间[4+2]环化反应/水合反应,生成3,4-二芳基二氢香豆素类化合物。令人惊奇的是,用碱如碳酸铯处理后,环化产物顺利地异构化为重要的反式-3,4-二芳基二氢香豆素。在本发明中,发明人公开了一种新颖的布伦斯特酸(acid)催化的炔胺类化合物与邻羟基苄醇类化合物的[4+2]环化反应,以高区域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地合成反式-3,4-二芳基二氢香豆素类化合物。在该合成策略中,值得一提的是,与现有技术报道的各种羰基化合物为原料构建杂环化合物的方法相比,炔胺被首次报道作为双功能2-π配偶体与邻甲烯基苯醌前体化合物(o-Quinonemethides,o-QMs)反应制备反式-3,4-二芳基二氢香豆素类化合物。更重要的是,与现有技术报道的三氯化铝催化的环化反应相比(参见Org.Lett.,2016,18,5022),本发明中磺酰胺作为无痕定位基团(traceless directing groups)使得炔胺在本发明的无金属[4+2]环化反应中表现出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的区域选择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63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