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食品中发酵来源唾液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93709.2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01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其顶;王道兵;张洛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轻食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10001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食品 发酵 来源 唾液酸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检测食品中发酵来源唾液酸的方法,属于食品掺假检测领域的分析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离提取待测食品样品中的唾液酸;2)测定待测食品样品中唾液酸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3)测定天然唾液酸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分布范围;4)将步骤2)所得待测食品样品中唾液酸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与步骤3)所得分布范围进行对比:若步骤2)所得待测食品样品中唾液酸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减去0.6‰后大于分布范围的最大值,则认定样品中含有发酵来源唾液酸。所述方法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发酵来源唾液酸,简单、分析快速、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掺假检测领域的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食品中发酵来源唾液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唾液酸(sialic acid)是含有9个碳原子并具有吡喃糖结构的酸性氨基糖,是 C-乙酰神经氨酸的俗称,又称燕窝酸,系统命名为5-氨基-3,5-二脱氧-D-甘油-D- 半乳壬酮糖。由于5号碳位上不同的连接基团构成了不同类型的唾液酸,最主要的两种唾液酸为5-乙酞氨基-3,5-二脱氧-D-甘油-D-半乳壬酮糖,也就是C一乙酞神经氨酸(Ceu5Ac,CeuAc)和3-脱氧-D-甘油-D-半乳壬酮糖(KDC)。
唾液酸是母乳中人乳低聚糖的组分之一,也是传统高端滋补食品燕窝的特征性成分。研究表明,唾液酸对细胞的交互作用、病毒的感染和糖蛋白的稳定性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唾液酸与蛋白质和脂类连接形成的复合物,在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唾液酸胆固醇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唾液酸与脑缺血、帕金森症以及神经创伤的愈合有很大关联,唾液酸衍生物可作为重要的抗黏附药物有效阻止白细胞过量聚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脓毒性休克等疾病。此外,有研究显示唾液酸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C-乙酰神经氨酸/燕窝酸/唾液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奶制品、蛋类、肉类食品,但含量较低,自然界中唾液酸含量最高的物质是燕窝(含量为5~12%),因此唾液酸也叫燕窝酸,正因如此唾液酸是燕窝分级中唯一明示的营养成分,也是燕窝分级标准的主要指标。除燕窝以外,天然唾液酸极其难得,最初的制备是从唾液酸含量相对较高的乳清、蛋黄等食材中提取,如JuCeja等从禽蛋的蛋黄膜和系带中成功提取唾液酸,Whitehouse和ShimataCli分别从牛乳乳清和酪蛋白中提取到了唾液酸,高剑峰等从猪血中提取获得唾液酸,但受原材料和收率的限制,这些方法难以大规模、高效的制备要求。
2017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通过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唾液酸作为新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予以通过,这意味着唾液酸的大规模生产和合法使用得到了正式许可。众所周知,食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感官风味和营养功能,更在于生产原料、生产工艺和产地,由于发酵来源唾液酸的工业化生产,其将广泛用于食品或化妆品中,而这即易与食品中天然唾液酸产生混淆,以天然唾液酸为卖点的食品也将更容易因发酵唾液酸的添加而失去宣传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检测食品中发酵来源唾液酸的方法,针对天然唾液酸和发酵来源唾液酸难以鉴别的技术难题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
本发明提出一种检测食品中发酵来源唾液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分离提取待测食品样品中的唾液酸;
2)测定待测食品样品中唾液酸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
3)测定天然唾液酸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分布范围;
4)将步骤2)所得待测食品样品中唾液酸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与步骤3)所得分布范围进行对比:
若步骤2)所得待测食品样品中唾液酸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减去0.6‰后大于分布范围的最大值,则认定样品中含有发酵来源唾液酸;
若步骤2)所得待测食品样品中唾液酸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减去0.6‰后小于或等于分布范围的最大值,则认定样品中不含发酵来源唾液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轻食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未经中轻食品检验认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37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薄膜的参数测量装置
- 下一篇:清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