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392782.8 | 申请日: | 2021-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荒川清香;桒野慎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C11/12 | 分类号: | B60C11/12;B60C11/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李伟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具备:设置在胎面(10)上且沿着轮胎周向(CD)延伸的2条主沟(12)、形成在2条主沟(12)之间且沿着轮胎周向(CD)延伸的中心陆地部(14)、形成在接地端(E)与主沟(12)之间的一对胎肩陆地部(16)、设置在中心陆地部(14)的中心副沟(18)、以及设置在胎肩陆地部(16)的胎肩副沟(20),中心副沟(18)以其沟宽比主沟(12)还狭窄的方式沿着轮胎周向(CD)延伸,胎肩副沟(20)以其沟宽比主沟(12)还狭窄的方式沿着轮胎周向(CD)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短程高速赛车等比赛所使用的充气轮胎由于增大了接地面积来获得较高的抓地力和牵引力,因此,有时将称为孔隙度的胎面上的沟部分的面积的比例抑制得较小。
这种充气轮胎由于在比赛使用时,增大了接地面积,因此,有时将轮胎内压设定得较低(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061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孔隙度较小的充气轮胎中,一旦将轮胎内压设定得较低,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容易产生出局部难以接地的部位,有可能得不到足够的接地面积。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将轮胎内压设定得较低也能够增大接地面积的充气轮胎。
根据本实施方式,提供下述[1]~[7]方案。
[1]充气轮胎具备:设置在胎面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2条主沟、形成在2条所述主沟之间且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中心陆地部、形成在接地端与所述主沟之间的一对胎肩陆地部、设置在所述中心陆地部的中心副沟、以及设置在所述胎肩陆地部的胎肩副沟,所述中心副沟以其沟宽比所述主沟还狭窄的方式沿着轮胎周向延伸,所述胎肩副沟以其沟宽比所述主沟还狭窄的方式沿着轮胎周向延伸。
[2]在上述[1]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之上,所述中心陆地部由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筋状的陆地部构成,所述一对胎肩陆地部具备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横沟。
[3]在上述[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之上,所述主沟的沟中心线与轮胎周向所成的角度大于:所述中心副沟的沟中心线与轮胎周向所成的角度,所述胎肩副沟的沟中心线与轮胎周向所成的角度大于:所述主沟的沟中心线与轮胎周向所成的角度。
[4]在上述[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之上,所述一对胎肩陆地部具备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多个横沟,所述横沟的沟中心线与轮胎周向所成的角度越趋向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就会变得越大。
[5]在上述[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之上,所述胎肩副沟设置在所述胎肩陆地部的比宽度方向中心更靠向接地端侧的位置。
[6]在上述[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之上,所述中心陆地部的面积相对于接地宽度内的所述中心陆地部与所述胎肩陆地部的面积之合计而言的比率为30%以上且35%以下,所述胎肩陆地部的面积相对于所述合计而言的比率为30%以上且35%以下。
[7]在上述[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的基础之上,所述胎肩副沟具备: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且沟宽呈扩展的多个凹窝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将轮胎内压设定得较低也能够增大接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的图。
图2是图1的要部的放大图。
图3是沿着图1的A-A线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未经通伊欧轮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2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