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吸收的富硒谷胚芽米粉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91472.4 | 申请日: | 202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苹;孙霞;郭业民;刘中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7/152 | 分类号: | A23L7/152;A23L7/104;A23L11/50;A23L11/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周慧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收 富硒谷 胚芽 米粉 | ||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吸收的富硒谷胚芽米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小米胚芽5‑10份、大米胚芽5‑10份、小麦胚芽5‑10份、大豆胚芽5‑10份、核桃1‑2份、薏米仁1‑2份、山药1‑2份,调合菌料0.1‑0.2份。本发明通过谷胚芽作为原料,取代了传统的大米、小米等精米作为原材料,营养价值更高。采用谷胚芽作为主要原料,既保证了营养性,又去除了糙米的稻壳,提高了吸收效率,降低了肠胃负担。加入调合菌料,利用菌料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对谷胚芽的发酵为米粉提供天然的发酵香味,且发酵过程能够降低米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减少对米粉制品品质影响,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乳酸等具有增强吸收、强健肠胃的功效,口感好、适口性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吸收的富硒谷胚芽米粉。
背景技术
米粉是一种以大米、小米等为原料制成的粉状物,一般是将原料炒熟后再磨细成粉,食用时只需冲入沸水调制成糊状即可,因其方便携带,食用便捷备受消费者欢迎。然而市面上出现的米粉大多以大米、小米、薏米等的精米作为主要原料,然一粒米中66%的营养在胚芽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29%在胞膜和麸皮中,精白米只占5%,这就导致谷物中的营养物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同时,这样的米粉也存在在营养不全面、消化吸收困难、保健功效单一、适口性差和无特殊风味等缺陷,因此,现有的米粉在此方面仍有待改进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吸收的富硒谷胚芽米粉,具备营养成分多样化、便于吸收消化、口感佳等特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易吸收的富硒谷胚芽米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小米胚芽5-10份、大米胚芽5-10份、小麦胚芽5-10份、大豆胚芽5-10份、核桃1-2份、薏米仁1-2份、山药1-2份,调合菌料0.1-0.2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小米胚芽8份、大米胚芽8份、小麦胚芽8份、大豆胚芽8份、核桃1份、薏米仁2份、山药2份,调合菌料0.2份。
优选的,所述调合菌料包括酵母菌和乳酸菌,所述酵母菌和乳酸菌的比例为1:1。
优选的,原材料中还包括海带粉0.5-1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
1、通过谷胚芽作为主要原料,取代了传统的大米、小米等谷物精米作为原材料的方式,营养价值更高。
2、采用谷胚芽作为主要原料,既保证了营养性,又去除了糙米的稻壳,提高了吸收效率,降低了肠胃负担。
3、加入调合菌料,利用调合菌料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对谷胚芽进行发酵,为米粉提供了天然的发酵香味,且发酵过程能够降低米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减少对米粉制品品质影响,分解产生的葡萄糖、乳酸等具有增强吸收、强健肠胃的功效,口感好、适口性佳。
4、采用纯天然材料作为原料,符合绿色健康的食品加工理念和膳食理念,保证了食物的安全性和绿色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原料选择:
小米胚芽、大米胚芽、小麦胚芽和大豆胚芽等主要原料选择富硒土壤种植的富硒谷物胚芽,其中以淄博市淄川区天然富硒农业科技园产出的天然谷物胚芽为佳,该农业科技园是山东省首批69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之一,现有天然富硒土地资源10万余亩,其中有6万亩集中分布在寨里及周边乡镇,土层深厚肥沃,土壤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达到3%,N、P、K含量分别为0.12%、0.56%和0.6%,硒含量达到0.46mg/kg。核桃、薏米仁、山药等选择市售产品即可。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91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谷胚芽米粉加工工艺
- 下一篇:口腔修复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