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肿瘤的细胞靶向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7572.X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2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开利;王仡桐;崔金婕;王旭东;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07K7/08;A61K47/62;A61K47/69;A61K31/704;A61K41/00;A61P35/00;A61P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燕;许亦琳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骨肿瘤 细胞 靶向 多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分离的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肽具有如式Ⅰ所示的结构:
Dm-X-Rn-C 式Ⅰ,
式Ⅰ中,所述m为天冬氨酸的数量,6≤ m≤10;所述n为精氨酸的数量,6≤ n≤10,所述X为能够被MMP识别并剪切的多肽片段,所述X的氨基酸序列选自以下任一种:
KCQGWIGQPGCK SEQ ID NO.1,
CQGWIGQPGC SEQ ID NO.2,
QGWIGQPG SEQ ID NO.3,
CQGWIGQPGCK SEQ ID NO.4,
KCQGWIGQPG SEQ ID NO.5,
CQGWIGQPG SEQ ID NO.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其特征在于,m为8,n为8。
3.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多肽修饰的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粒子为采用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多肽修饰的聚多巴胺或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粒子;所述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粒子以金属有机框架为内核,以聚多巴胺为外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粒子的尺寸为80~200nm;
和/或,所述多肽与所述聚多巴胺或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粒子的摩尔比为(5~100):1;
和/或,所述金属有机框架是聚多巴胺与Mn2+和Co3+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分子内空隙的杂化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为:Mn(COO)2·4H2O、K3[Co(CN)6]和多巴胺盐酸盐在碱性和有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
6.一种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多肽与聚多巴胺或聚多巴胺纳米复合粒子混合。
7.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多肽、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粒子用作制备骨肿瘤细胞靶向药物载体或在制备骨肿瘤治疗靶向药物中的用途。
8.一种骨肿瘤细胞靶向药物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多肽和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粒子中的一种或两种。
9.一种骨肿瘤细胞靶向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治疗骨肿瘤的有效成分和载体,所述载体为选自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多肽和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粒子中的一种或两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骨肿瘤的有效成分为阿霉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75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