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样品储存装置及其可视化数字孪生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85982.0 | 申请日: | 2021-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0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牟文青;李腾;安士才;曲洁;杨斌;贺业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37 | 分类号: | B65G1/137;B65G1/04;G05B19/04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赵加鑫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样品 储存 装置 及其 可视化 数字 孪生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样品储存装置,具体涉及样品储存领域,包括底座、传送带、样品架及竖向导轨支架,所述样品架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竖向导轨支架上,所述竖向导轨支架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样品架固定连接丝杠母,所述丝杠母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样品自动进行上下叠放,减少了人工的操作,且可以使样品平稳且自动的进到样品架中,减少对样品的颠簸,防止样品发生损害,并在储存时对样品架内部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样品储存装置的可视化数字孪生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样品储存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样品储存装置及一种智能样品储存装置的可视化数字孪生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对产品进行储存时,往往需要储存柜,为了充分利用空间,要么将产品堆叠在一块,要么将柜子做分层处理,但是无论哪种方式,目前将产品装入储存柜内,需要人工逐层柜子放置,且当样品叠放的越高时,样品储存起来更加麻烦,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样品储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样品储存装置,包括底座、传送带、样品架及竖向导轨支架,所述样品架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竖向导轨支架上,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样品架,所述样品架的顶端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样品架固定连接,所述样品架与底座相接触,所述竖向导轨支架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
所述样品架可滑动的设于所述竖向导轨支架上,同时所述样品架固定连接丝杠母,所述丝杠母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样品架的顶端一侧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样品架的内部设置若干个支撑板,多个所述支撑板分层设置;所述支撑板与传送带适配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滑槽,侧面还设有与所述滑槽贯通的凹槽。
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运动板、连接杆和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嵌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运动板和连接杆均固定在所述滑动块上,所述运动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连接杆水平设置,其一端延伸至传送带的一侧。
所述样品架的内侧设有竖向导槽,多个所述支撑板分层设置在所述竖向导槽中,每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板适配的一端固定设有横杆。
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倒L型竖杆,所述倒L型竖杆的顶端与所述传送带的位置相适配。
具体工作过程:当横杆向下运动时,会带动支撑板向下运动,两个相邻支撑板之间的距离变大,由此可以调节到适应不同大小的样品,对样品架内部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
电机带动第一螺纹杆旋转,由于丝杠母套设在第一螺纹杆上,所以丝杠母的向上运动即使得样品架向上运动,让连接杆与竖杆顶端之间的距离缩小,在二者相接触时,传送带的顶端与最顶部的支撑板顶端表面将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此时样品通过传送带平稳的进到顶部的支撑板上面,使得样品自动储存在样品架中。样品的装入同时会推动运动板发生移动,使得与运动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被推进到样品架中,然后电机再次动作,驱动样品架向上运动,让后续的其他连接杆与竖杆相接触,实现后续对样品的储存,从而可以让样品自动进入不同层的储存空间中,减少了人工的操作,且可以让样品平稳且自动的进到样品架中,减少对样品的颠簸,防止样品发生损害,并在储存时对样品架内部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防止再次发生颠簸。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长度大于样品架的长度,所述凹槽为倾斜设置,所述滑动块的两端延伸至凹槽的外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凹槽内与第一磁铁相对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859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诊断脑白质病变的生物标志物F3及其应用
- 下一篇:散热芯片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