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虾稻共生专用肥及其制备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5898.0 | 申请日: | 202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9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解学仕;陈祥福;高进华;张广忠;徐勤政;卢运艳;赵文;白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奥德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04 | 分类号: | B01F7/04;C05G3/00;C05G3/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生 专用肥 及其 制备 混合 装置 | ||
1.一种虾稻共生专用肥制备混合装置,包括混合仓、辅助固定架、加水机构、转动机构、搅拌混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辅助固定架固定在混合仓顶部、加水机构固定在混合仓一侧、转动机构和搅拌混合机构固定在混合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稻共生专用肥制备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架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轴承;混合仓顶部设有仓盖,混合仓顶部一侧设有进料口;混合仓底部周圈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腿;混合仓底部设有导流口、封板、支撑槽、第一导向槽、气缸一组相互对称的卸料口;封板上设有固定块;封板设于支撑槽内用于启闭卸料口,固定块设于第一导向槽内;气缸固定在卸料口一侧,气缸顶轴固定连接固定块;导流口设置在卸料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稻共生专用肥制备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机构包括水箱、水管、固定夹、流量控制阀;水管通过固定夹固定在混合仓外壁上,流量控制阀设置在水管中段用于控制进水量;水管一端连接水箱,水箱内设有水泵;水管另一端接入混合仓内,水管端头设有莲蓬式喷洒口;
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空心转筒、联轴器、第一转轴;所述空心转筒两端通过轴承及固定座固定在混合仓内部;辅助固定架上的轴承顶触空心转筒外壁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空心转筒另一端设有第一转轴并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第一电机固定在混合仓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稻共生专用肥制备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混合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轴、搅拌轴、固定卡块、固定架;第二电机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空心转筒顶端;第二转轴设于空心转筒内,第二转轴两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空心转筒两端,并且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一锥齿轮;搅拌轴穿过空心转筒并通过轴承和密封层相互连接,并且搅拌轴一端设有第二锥齿轮同时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搅拌轴另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槽;固定卡块上设有导向块,固定卡块通过导向块插入第二导向槽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搅拌轴上;固定卡块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扇叶;搅拌扇叶上设有若干通孔。
5.一种虾稻共生专用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发酵氨基酸渣300-350份,发酵稻壳粉500-600份,草木灰100-150份,微生物菌群10-2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虾稻共生专用肥,其特征在于微生物菌群包含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组成;枯草芽孢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的活菌数配比为5:1:1: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虾稻共生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有机质含量≥40%,总养分≥5%,有效活菌数≥5亿/g,含水量≤3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虾稻共生专用肥,其特征在于将发酵氨基酸渣替换为活化腐植酸,具体为风化煤,以干基计腐植酸含量在65wt%以上;所述的活化腐植酸制备方法:将5-10%亚硫酸钠、2-6%焦磷酸钠、0.5-3%的甲醛、5-15%氢氧化钠与腐植酸混合均匀后,60-80℃加热15-35分钟,得到活化腐植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虾稻共生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稻壳粉为稻壳粉充分厌氧发酵后得到;专用肥有机质含量≥45%,总养分≥8%,有效活菌数≥8亿/g,含水量≤25%。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虾稻共生专用肥,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按配方对原料活化腐植酸、发酵稻壳粉、草木灰进行称取计量;
2)加入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分解有机物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群;
3)将以上原料通过混合装置混合均匀;
4)将混合物进行二次有氧发酵处理,过程如下:将含水量在20-30%的混合物置于发酵槽中,发酵天数至少10天,使有机质充分腐熟,发酵后的含水量控制在15-25%;
5)将发酵后的产物进行粉碎、筛分,得到虾稻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奥德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奥德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58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绿色建筑
- 下一篇:能够与异氰酸酯反应的组合物及其制备的聚氨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