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石膏一步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工艺及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2951.1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百年;杨保俊;陈小龙;涂新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阔雷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膏 一步法 制备 纳米 碳酸钙 工艺 反应 装置 | ||
1.一种用于磷石膏一步法制备纳米碳酸钙制备工艺的反应装置,所述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将相转移液MY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水洗后的磷石膏,搅拌至完全溶解后,过滤该溶液制得相转移溶液;
步骤200、将无水碳酸钠溶解完全溶解至水中,制得碳化液;
步骤300、将3%三聚磷酸钠的溶液完全溶解至所述碳化液中,获得中间溶液,再将所述碳化液与所述相转移液在25摄氏度的反应温度下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步骤400、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去离子水洗涤、并烘干,得到白色粉末为纳米碳酸钙;
其中,所述碳化液与所述相转移液的具体反应过程包括:
步骤301、将投入反应釜中的相转移液物理分隔成若干个等份,并加热至25°C保温;
步骤302、将中间溶液以点滴的方式依次加入物理分隔成若干个等份的相转移液中进行反应;
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以及设置在反应釜(1)内的用于将投入反应釜中的相转移液物理分隔成若干个等份的均分格栅(3),所述均分格栅(3)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将间溶液以点滴的方式依次加入由均分格栅(3)形成的单元格中的滴液装置;
所述均分格栅(3)内形成有若干个单元格(4),所述单元格(4)用于一一对应地承装相转移液等份,所述反应釜(1)内通过温控装置(5)控制所述单元格(4)达到反应温度;
所述滴液装置包括悬空设置于所述反应釜(1)的顶端且用于承装中间溶液的添加腔(6),所述添加腔(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嘴(2),所述反应釜(1)与所述添加腔(6)之间安装有用于使所述添加腔(6)蛇形移动以先后逐一向所述单元格(4)内注入碳化液从而降低因发生反应产生温度波动对未反应区域干扰的移动控制器(7);
所述移动控制器(7)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反应釜(1)的顶端的安装板体(71),在所述安装板体(71)上开设有蛇形滑道(72),在所述蛇形滑道(72)上可滑动地嵌套有导向滑块(73),所述添加腔(6)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滑块(73)上且所述出料嘴(2)贯穿所述导向滑块(73),在所述导向滑块(73)上设置有用于提供所述导向滑块(73)在所述蛇形滑道(72)内滑动的动力的驱动组件(74),所述出料嘴(2)上安装有联动阀门(76),所述导向滑块(73)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联动阀门(76)自动打开或关闭的控制组件(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4)包括开设于所述蛇形滑道(72)侧壁上的托起滑槽(741),所述导向滑块(73)上固定安装有托起滑翼(742),所述托起滑翼(742)可滑动地嵌套在所述托起滑槽(741)中,所述蛇形滑道(72)的顶端开设有行进齿槽(743),所述导向滑块(73)的顶端可转动地安装有行进齿轮(744),在所述行进齿轮(744)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杆(7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75)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出料嘴(2)一侧的装置腔(751),所述驱动杆(745)贯穿至所述装置腔(751)内,所述装置腔(751)内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控制齿轮(752),所述第一控制齿轮(752)上表面的非中心的任一位置上开设有卡接孔(753),所述驱动杆(745)的底端直线滑动地安装有阻尼杆(759),所述阻尼杆(759)的底端卡接于所述卡接孔(753)内,所述第一控制齿轮(752)的一侧啮合有第二控制齿轮(754),所述第一控制齿轮(752)的中心可转动地安装有连杆(755)的一端,所述连杆(755)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控制齿轮(754)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阀门(76)包括横向滑动地安装在所述出料嘴(2)上的活动门板(761),在所述活动门板(761)的一端连接有控制板(762)的一端,所述装置腔(751)内开设有直线控制槽(763),所述控制板(762)的另一端直线滑动地嵌套在所述直线控制槽(763)中,所述第二控制齿轮(754)的下表面的非中心的任一位置与所述控制板(762)铰接;
所述阻尼杆(759)上设置有环形槽(756),所述蛇形滑道(72)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嵌套至所述环形槽(756)内的上升斜板(757)和下降斜板(7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29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