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抗根结线虫番茄苗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2902.8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9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夏海波;胡莹莹;胡永军;田素波;王冠杰;李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24/28;A01G24/10;A01G24/15;A01G24/20;A01C1/00;A01C1/08;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吕翠莲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抗根结 线虫 番茄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培育抗根结线虫番茄苗的方法,种子用50‑75mg/kg的毒氟磷水溶液浸种4‑6小时捞出待播;将草炭、碳化稻壳、蛭石按体积比5:3:2混合均匀再加入含有蜡质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配制成蜡质芽孢杆菌基质后装入育苗穴盘,播种,放入苗床育苗,当番茄苗2片真叶完全展开时,将育苗穴盘完全浸入120‑150mg/kg的毒氟磷水溶液中,穴盘中的基质完全浸透后取出,重新放回苗床继续培育至适龄秧苗。本发明育出的苗在抗根结线虫能力、定植后产量等方面都优于现有常规育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抗根结线虫番茄苗的方法,属于蔬菜育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结线虫危害是番茄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害之一,可造成番茄减产30%以上,甚至绝收。近年来,我国日光温室等保护地蔬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日光温室温湿度适宜,加上常年连作,造成根结线虫逐年加重。培育抗根结线虫的番茄苗是克服设施番茄根结线虫危害的经济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生产中还没有切实有效地培育抗根结线虫番茄苗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培育抗根结线虫番茄苗的方法,有利于培育抗根结线虫的番茄苗,有效地控制根结线虫危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培育抗根结线虫番茄苗的方法,番茄种子用50-75mg/kg的毒氟磷水溶液浸泡4-6 小时捞出待播;将草炭、碳化稻壳、蛭石按体积比5:3:2混合均匀再加入含有蜡质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配制成蜡质芽孢杆菌型基质后装入育苗穴盘,播种,放入苗床育苗,当番茄苗2片真叶完全展开时,将育苗穴盘完全浸入120-150mg/kg的毒氟磷水溶液中,穴盘中的基质完全浸透后取出,重新放回苗床继续培育至适龄秧苗。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浸种,毒氟磷水溶液的温度为25-30℃。
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碳化稻壳为稻壳完全炭化且保持原形,总孔隙度不小于80%,比表面积不小于70m2.g-1,以满足碳化稻壳的最大吸附能力。
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蜡质芽孢杆菌型基质为基质中蜡质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40万/g。
又一种优化方案,所述适龄秧苗为4叶1心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育出的苗在抗根结线虫能力、定植后产量等方面都优于现有常规育苗,亩产量比常规育苗提高31.1%;秧苗属于诱抗苗,过氧化物酶活性高,比常规育苗提高238%,抗性持效期长,克服了现有化学防治易产生抗性的难题。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核心内容。
实施例1
日光温室秋延迟茬栽培番茄,种植品种为迪利奥,不抗根结线虫病,2018年7月5日播种育苗,8月10日定植,地点在山东寿光某蔬菜大棚。除技术方案外,各处理不再采用其它任何防治根结线虫措施。
处理1:采用本申请方法育苗,技术方案如下:
将种子放入30℃的50mg/kg毒氟磷水溶液浸泡4小时后捞出待播;将草炭、碳化稻壳、蛭石按体积比5:3:2混合均匀再加入含有蜡质芽孢杆菌的微生物菌剂配制成蜡质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40万/g的蜡质芽孢杆菌型基质后装入50孔育苗穴盘(长宽高54cm×28cm×5cm),播种,放入苗床育苗,当番茄苗2片真叶完全展开时,将育苗穴盘完全浸入120mg/kg的毒氟磷水溶液中,穴盘中的基质完全浸透后取出,重新放回苗床继续培育至适龄秧苗。
处理2:常规方法育苗,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未经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29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