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2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及C2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2294.0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78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史建公;苏海霞;任靖;王赫鹏;钟健;郑建坡;于维国;张新军;曹光伟;刘志坚;殷喜平;胡学武;杨柳;伊红亮;沈刚;王晓静;程昊;张南;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中石化催化剂(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68 | 分类号: | B01J23/68;B01J32/00;C07C7/167;C07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田宏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2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C2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及C2催化剂,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载体与含有钯盐、银盐和铋盐的水溶液进行接触的步骤;2)将步骤1)所得接触产物依次进行第一干燥、第二干燥、第三干燥后进行加热分解得到C2催化剂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干燥的温度为80‑95℃,时间为1‑2h;所述第二干燥的温度为175‑185℃,时间为1‑2h;所述第三干燥的温度为345‑355℃,时间为1‑2h。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能耗低,制备效率高,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对炔烃的加氢选择性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2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及C2催化剂。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烃裂解工艺是乙烯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烃类裂解工艺得到的碳二馏分中含有0.5%~2.3摩尔%的乙炔;需要选择加氢将乙炔转化为乙烯,从而分离得到精制乙烯。目前催化选择加氢是实现提纯裂解烯烃较为经济和普遍接受的方法。而C2催化剂的选择性是评价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CN108014792A公开了一种碳二馏分选择加氢催化的制备方法:(1)将Ga化合物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浸渍载体1-24h,所得样品直接烘干;烘干后在250-600℃的温度范围内焙烧;(2)将Pd化合物配制成溶液,采用喷涂或浸渍的方法负载到步骤(1)所得的前体上,之后烘干焙烧;(3)将助金属活性组分的化合物配制成溶液后,浸渍步骤(2)所得前体,之后烘干焙烧。戴伟等添加银及其它助催化剂与钯作用,通过分步浸渍载体,经干燥、煅烧后制得催化剂。
若希望得到聚合级乙烯,还需要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C2催化剂的选择性。而且,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浸渍活性组分之后进行干燥和分解,浸渍助活性组分之后再进行干燥和分解,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此外,反复进行加热干燥耗时长,并且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如何改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提高生产效率也是本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2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能耗低,制备效率高,使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C2催化剂对炔烃的加氢选择性优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C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载体与含有钯盐、银盐和铋盐的水溶液进行接触的步骤;
2)将步骤1)所得接触产物依次进行第一干燥、第二干燥、第三干燥后进行加热分解得到C2催化剂的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干燥的温度为80-95℃,时间为1-2h;所述第二干燥的温度为175-185℃,时间为1-2h;所述第三干燥的温度为345-355℃,时间为1-2h。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温度为5-50℃,接触时间为15min以上。
优选地,所述接触中,所述含有钯盐、银盐和铋盐的水溶液与所述载体的重量比为0.1-1:1。
优选地,所述含有钯盐、银盐和铋盐的水溶液中钯盐的浓度为0.05-1质量%。
优选地,所述含有钯盐、银盐和铋盐的水溶液中银盐和铋盐的浓度之和为0.005-0.5质量%。
优选地,含有钯盐、银盐和铋盐的水溶液中所述银盐和所述铋盐的摩尔比为1-2:1。
优选地,所述接触的条件包括:接触温度为10-45℃,接触时间为15-30min。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第一干燥的温度为82-92℃,时间为1.2-1.8h。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第二干燥的温度为177-183℃,时间为1.2-1.8h。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第三干燥的温度为347-353℃,时间为1.2-1.8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中石化催化剂(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中石化催化剂(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2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