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粉末涂料用浅色三维导电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1699.2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唐骏;姚超;左士祥;卓仲标;周铭;孟祥远;李霞章;刘文杰;钱大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色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涂料 浅色 三维 导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粉末涂料用浅色三维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片-棒基材分散液制备: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研磨好的片状基材和棒状基材,搅拌均匀制备得到片-棒基材分散液,
步骤(2),锡-铌-锑盐酸混合溶液的配制:在盐酸溶液中加入五水四氯化锡、三氯化锑和氯化铌,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制得锡-铌-锑盐酸混合溶液,
步骤(3),制备三维浅色导电粉体:将步骤(1)制得的片-棒基材分散液搅拌升温至50-80℃,调节pH值为1.0-3.0,在恒温搅拌的条件下边滴加锡-铌-锑盐酸混合溶液,同时用碱性溶液来恒定pH值为1.0-3.0,其中五水四氯化锡与片-棒基材的质量比为0.6~1.2:1,锡-铌-锑盐酸混合溶液滴加完后,继续保温搅拌反应0.5-1h,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导电率≤300μS/cm,然后将滤饼烘干,在500-700℃煅烧1-3h,制得三维浅色导电粉体,
步骤(4),制备粉末涂料用浅色三维导电粉体:用气流粉碎步骤(3)所得到的三维浅色导电粉体的同时,喷洒表面处理剂,混合10-30分钟后,干燥后,即得粉末涂料用浅色三维导电粉体。
2.一种粉末涂料用浅色三维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片-棒基材分散液制备:在去离子水中依次加入研磨好的片状基材和棒状基材,搅拌均匀制备得到片-棒基材分散液,其中片状基材和棒状基材的总质量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0-20,
步骤(2),锡-铌-锑盐酸混合溶液的配制:在1-3mol/L盐酸溶液中加入五水四氯化锡、三氯化锑和氯化铌,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转移至容量瓶用稀盐酸定容制得锡-铌-锑盐酸混合溶液,其中五水四氯化锡与三氯化锑和氯化铌的质量比分别为五水四氯化锡:三氯化锑=10-15:1,五水四氯化锡:氯化铌=15-20:1,
步骤(3),制备三维浅色导电粉体:将步骤(1)制得的片-棒基材分散液搅拌升温至50-80℃,调节pH值为1.0-3.0,在恒温搅拌的条件下边滴加锡-铌-锑盐酸混合溶液,同时用碱性溶液来恒定pH值为1.0-3.0,其中五水四氯化锡与片-棒基材的质量比为0.6~1.2:1,锡-铌-锑盐酸混合溶液滴加完后,继续保温搅拌反应0.5-1h,抽滤,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导电率≤300μS/cm,然后将滤饼烘干,在500-700℃煅烧1-3h,制得三维浅色导电粉体,
步骤(4),制备粉末涂料用浅色三维导电粉体:用气流粉碎步骤(3)所得到的三维浅色导电粉体的同时,喷洒表面处理剂,混合10-30分钟后,于110℃下干燥5h,即得粉末涂料用浅色三维导电粉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末涂料用浅色三维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片状基材为片状天然云母、片状合成云母、片状氧化铝、片状氧化硅或玻璃鳞片中的一种,粒径为5-25微米,棒状基材为凹凸棒石、棒状二氧化钛或钛酸钾中的一种,其中棒状二氧化钛或钛酸钾直径0.2-0.3微米,长度10-20微米,凹凸棒石直径为15-25纳米,长度为0.5-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末涂料用浅色三维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片状基材与棒状基材的质量比为4: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末涂料用浅色三维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五水四氯化锡计,步骤(2)中锡-铌-锑盐酸混合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3-0.5g/mL。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末涂料用浅色三维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钾或尿素溶液,其中碱液的浓度为2.0-4.0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末涂料用浅色三维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为钛酸酯偶联剂、辛基三乙氧基硅烷、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三羟甲基丙烷的其中一种,表面处理剂与三维浅色导电粉体的质量比为0.005-0.0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色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色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6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