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复合减震的前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71364.0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4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绍荣;陈丞毅;周刚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复合 减震 前叉 | ||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特指一种用于自行车、滑板车或其他类似车辆的带有复合减震的前叉。包括螺纹管,横梁,堵头,连接体,主减震,右副减震和左副减震。本发明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装配简便,能有效提高前叉的综合避震效果,降低车辆由于前轮被碰撞而造成的损坏风险和程度,提高骑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特指一种用于自行车、滑板车或其他类似车辆的带有复合减震的前叉。
背景技术
普通自行车,山地自行车,直流电机类或汽油发动机类自行车、滑板车、摩托车、沙滩车等车辆,为了减少和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震动,提高驾驶舒适性,一般装有减震器。通常,减震器主要解决的是由于路面不平而颠簸所引起的车辆上下震动的问题。但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驾驶者不专心,或者由于意外,或者由于娱乐的需要,经常会迎面撞上障碍物,由于车辆没有水平方向的减震,车辆震动大,驾驶者容易往前冲而造成伤害,也十分容易损坏车辆,尤其是车辆的前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复合减震的前叉。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带有复合减震的前叉包括螺纹管,横梁,堵头,连接体,主减震,右副减震和左副减震。
所述连接体设有中心管和连接片。所述中心管的外圆与所述螺纹管的内孔配合。所述连接片的两头通过焊接分别固定连接于位于所述带有复合减震的前叉左右两侧的所述主减震的减震下管的上部,该减震下管为上下伸缩活动管。
所述左副减震和所述右副减震通过焊接分别固定连接于位于所述带有复合减震的前叉左右两侧的所述主减震的减震下管的下方。
所述左副减震包括左主板,转动块,弹性体,盖板,铆钉I,铆钉II和铆钉III。
所述左主板设有外平面,凹平面,左主板弧线条形槽,内曲面,左主板铆钉孔I,左主板铆钉孔II和左主板铆钉孔III。
所述左主板弧线条形槽的中心弧线与所述左主板铆钉孔I同心。
所述转动块设有转动块铆钉孔,转动块轴孔,转动块曲面和转动块直面。所述转动块曲面与所述左主板铆钉孔I同轴。
所述弹性体设有弹性体曲面I,弹性体曲面II和弹性体直面。
所述盖板设有盖板弧线条形槽,盖板铆钉孔I,盖板铆钉孔II和盖板铆钉孔III。
所述盖板弧线条形槽的中心弧线与所述盖板铆钉孔I同心。
所述左主板弧线条形槽与所述盖板弧线条形槽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装配简便,能有效提高前叉的综合减震效果,降低车辆由于前轮被碰撞而造成的损坏风险和程度,提高骑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图形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左副减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左副减震去掉所述铆钉I,所述铆钉II,所述铆钉III以及所述盖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左副减震的爆炸图。
图5是所述左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转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8是所述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所述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3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气动抛投设备及配套的救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慧物流查询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