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护带材收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1098.1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0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开荣;岳国富;徐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04 | 分类号: | B21C47/04;B21C47/2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吴建龙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收尾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防护带材收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冶金设备领域。本发明公开的防护带材收尾装置,包括:第一转动机构、第一压辊架、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二压辊架,所述第一压辊架和所述第二压辊架的转动方向同向,所述第一压辊的轴向方向和所述第二压辊的轴向方向平行。通过增加带材的导向部件,即增加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减少带材尾部折伤及表面损坏。通过第一转动机构、第一压辊架、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二压辊架的结构组合,在不增加机组长度的情况下,有效保护了助卷皮带,减小了助卷设备维护,增长了皮带寿命,同时避免了带材陡弯,减小了由于带材与设备拍打带来的噪声,改善卷取区域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防护带材收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带材精整处理生产线(重卷线、检查线等)不仅要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同时,也要能满足用户对产量与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对设备维护管理的要求。如在进行卷取机收尾操作时,因带材强度较高,带材卷取收尾时,带材导向及助卷皮带保护尤其重要,因而两级防护导向带材收尾装置是带材卷取的必备的设备之一。
卷取上压辊、卷取下压辊是广泛应用于带材卷取收尾辅助设备。现有生产线没有考虑助卷皮带的损坏,没有考虑到带材甩尾本身对带材的损坏,为了保护助卷皮带不受带尾破坏,采用增大助卷器横移距离,即远离带卷。
如果助卷器远离带卷的布置方式:首先增大了机组占地面积,加长了助卷架横移距离,增大横移油缸行程,增加了设备制造难度;增加了生产辅助时间及维护成本,并且也解决不了带材本身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防护带材收尾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以减少带材本身的损伤,减少生产辅助时间及维护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防护带材收尾装置,包括:
第一转动机构;
第一压辊架,所述第一压辊架和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压辊架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辊架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传动连接;
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压辊架上;
第二压辊架,所述第二压辊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压辊架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所述第二压辊架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压辊,所述第二压辊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传动连接;和
所述第一压辊架和所述第二压辊架的转动方向同向,所述第一压辊的轴向方向和所述第二压辊的轴向方向平行。
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之间具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传动轴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方向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输出端的动力方向同向;
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之间具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方向与第二转动机构的输出端的动力方向同向。
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底座、第一轴座、第一连杆和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轴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缸的本体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径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缸的动力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轴座、第二连杆和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轴座固定在所述第一压辊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缸的本体通过所述第二轴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压辊架上,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径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动力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压辊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1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