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萜类化合物在制备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抑制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70127.2 | 申请日: | 202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4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于航飞;应优敏;占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047 | 分类号: | A61K31/047;A61K36/47;A61P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萜类 化合物 制备 葡萄 糖醛酸 活性 抑制剂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式1所示二萜类化合物在制备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抑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剂为治疗伊立替康或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药源性腹泻的药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萜类化合物按如下步骤制备:
(1)取铁海棠整株粉碎,用有机溶剂室温浸提,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干,得到粗提物浸膏;
(2)将粗提物浸膏用氯仿溶解后,用水进行反向萃取,收集有机相减压浓缩至干,得到萃取物浸膏;
(3)将步骤(2)萃取物浸膏先后进行硅胶柱层析、MCI CHP20P柱层析、ODS C-18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分段收集洗脱部位,洗脱部位通过用薄层色谱法检测,合并Rf值为0.4-0.6的洗脱部位,减压浓缩,得到式1所示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95%乙醇、甲醇或丙酮;所述有机溶剂体积用量以铁海棠粉末重量计为2~10mL/g;所述浸提至少进行3次,每次提取时间为5~7天。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氯仿体积用量以步骤(1)粗提物浸膏重量计为2-5mL/g;所述氯仿与水的体积比为1:1-4;萃取3-5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方法为:1)氯仿提取物用二氯甲烷溶解,进行开放硅胶柱层析,分别以体积比为20:1、15:1、10:1、7:1、5:1、4:1、3:1、2:1、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每一梯度洗脱2~5个柱体积,流速自然;收集体积比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的洗脱部位,浓缩至干,获得浓缩物;
2)将步骤1)浓缩物加入甲醇溶解后进行MCI CHP20P柱层析,依次以体积比为60:40、65:35、70:30、75:25、80:20、85:15、90:10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每一梯度洗脱5~10个柱体积,流速10-20mL/min;分别收集体积比70:30、75:25洗脱剂对应的洗脱部位,合并;减压浓缩至干,得浓缩物;
3)步骤2)浓缩物加入甲醇溶解后进行ODS C-18柱层析,依次以体积比为65:35、70:30、75:25、80:20、85:15、90:10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每一梯度洗脱2~3个柱体积,流速10-20mL/min;收集体积比85:15洗脱剂对应的洗脱部位,减压浓缩至干,得浓缩物;
4)将步骤3)加入氯仿溶解后再进行硅胶柱层析,以体积比为50:1氯仿/甲醇混合溶剂为洗脱剂进行等度洗脱4个柱体积,流速10-20mL/min,收集洗脱部位;用收集的洗脱部位点样,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氯仿/甲醇体积比为25:1的混合溶液为展开剂,展开结束后经10%硫酸-乙醇显色,合并Rf值为0.4-0.6的洗脱部位并浓缩至干,得到黄色油状化合物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萜类化合物抑制浓度为0.1-50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β-葡萄糖醛酸苷酶源自肠道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7012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智慧法庭监控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高速复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