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雨水回收利用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6428.8 | 申请日: | 202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覃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开平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E03F5/06;A01G25/00;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300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雨水 回收 利用 市政道路 排水系统 | ||
1.一种可实现雨水回收利用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包括机动车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道(1)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渠道(2),所述机动车道(1)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第一绿化带(3),所述第一绿化带(3)的相背侧均设置有非机动车道(4),所述非机动车道(4)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渠道(5),所述非机动车道(4)的相背侧均设置有第二绿化带(6),所述第二绿化带(6)的相背侧均设置有人行道(7),所述人行道(7)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渠道(8),所述第一渠道(2)、第二渠道(5)和第三渠道(8)的顶部均铺设有落水箅子(9),所述人行道(7)的相背侧均设置有第三绿化带(10),所述第一绿化带(3)、第二绿化带(6)和第三绿化带(10)的内部均设置有盲沟(11),所述机动车道(1)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集水井(12),所述第一集水井(12)通过第一导流管(13)与第一渠道(2)固定连接,所述非机动车道(4)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集水井(14),所述第二集水井(14)通过第二导流管(15)与第二渠道(5)固定连接,所述人行道(7)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集水井(16),所述第三集水井(16)通过第三导流管(17)与第三渠道(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水井(12)、第二集水井(14)和第三集水井(16)的顶部均活动安装有井盖(18),所述第一集水井(12)、第二集水井(14)和第三集水井(16)的底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渗透管(19),所述第一集水井(12)的下方设置有沉淀箱(20),所述沉淀箱(20)的进水口通过第四导流管(21)与渗透管(19)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沉淀箱(2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加药箱(22),所述沉淀箱(2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搅拌器(23),所述沉淀箱(20)的下方设置有净化机组(24),所述净化机组(24)的右侧设置有清水箱(25),所述第一集水井(12)、第二集水井(14)和第三集水井(16)的外壁且位于渗透管(19)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进水管(26),所述第一进水管(26)远离第三集水井(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水泵(27),所述第一水泵(27)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排水管(28)与盲沟(11)的进水口固定连接,所述清水箱(2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水泵(29),所述第二水泵(29)的进水口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清水箱(25)内部的第二进水管(30),所述第二水泵(29)的出水口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水管(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雨水回收利用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箅子(9)为可拆卸式铸铁制件,所述第一集水井(12)、第二集水井(14)和第三集水井(16)的内部且位于第一进水管(26)的下方均设置有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雨水回收利用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壁活动安装有浮板,所述导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隔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浮板对应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雨水回收利用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11)有碎石组成,内含能透水的软管,碎石外侧包裹土工布,在盲沟(11)与机动车道(1)、非机动车道(4)和人行道(7)之间采用C15混凝土隔水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雨水回收利用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井(12)、第二集水井(14)和第三集水井(16)的内壁左侧均设置有爬梯,所述第一集水井(12)、第二集水井(14)和第三集水井(16)的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雨水回收利用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管(13)、第二导流管(15)和第三导流管(17)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进水管(2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滤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雨水回收利用的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箱(22)的内部填充有混凝剂和助凝剂,所述混凝剂为铝盐、铁盐或聚合电解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助凝剂为生石灰或活化硅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开平,未经覃开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64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XR智慧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