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酶促转化由氨基酸制备伯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3391.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3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烨;金东仁;蔡东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科学技术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P13/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陈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转化 氨基酸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能够由氨基酸产生伯胺的突变微生物,其中所述突变微生物中引入有编码缬氨酸脱羧酶的基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微生物,其中所述缬氨酸脱羧酶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突变微生物,其中编码所述缬氨酸脱羧酶的基因包含SEQ IDNO:2或SEQ ID NO:3的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微生物,其中所述伯胺选自乙胺、丙胺、异丙胺、丁胺、异丁胺、(R)-仲丁胺、戊胺、异戊胺、2-甲基丁胺、环戊胺、环己胺和苄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微生物,其中所述氨基酸选自L-丙氨酸、L-2-氨基丁酸、2-氨基异丁酸、L-正缬氨酸、L-缬氨酸、L-异缬氨酸、L-正亮氨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1-氨基环戊烷羧酸、1-氨基环己烷羧酸和L-2-苯甘氨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微生物,其中所述微生物选自细菌、酵母和真菌。
7.一种制备伯胺的方法,其包括:
(a)培养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突变微生物以产生伯胺;以及
(b)收集所产生的伯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伯胺选自乙胺、丙胺、异丙胺、丁胺、异丁胺、(R)-仲丁胺、戊胺、异戊胺、2-甲基丁胺、环戊胺、环己胺和苄胺。
9.一种制备伯胺的方法,其包括:
(a)使缬氨酸脱羧酶与氨基酸反应以产生伯胺;以及
(b)收集所产生的伯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缬氨酸脱羧酶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氨基酸选自L-丙氨酸、L-2-氨基丁酸、2-氨基异丁酸、L-正缬氨酸、L-缬氨酸、L-异缬氨酸、L-正亮氨酸、L-亮氨酸、L-异亮氨酸、1-氨基环戊烷羧酸、1-氨基环己烷羧酸和L-2-苯甘氨酸。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伯胺选自乙胺、丙胺、异丙胺、丁胺、异丁胺、(R)-仲丁胺、戊胺、异戊胺、2-甲基丁胺、环戊胺、环己胺和苄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科学技术院,未经韩国科学技术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339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钯镀液及镀覆方法
- 下一篇:电容感测装置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