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眼部位置的智能座舱调节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62380.3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8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伟;刘燕;李刚;陈林;王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B60R1/062;B60R1/04;G06K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琳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眼部 位置 智能 座舱 调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识别眼部位置的智能座舱调节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人体特征识别摄像头:安装于车辆外部,用于采集驾驶员全身图像;DMS摄像头:安装于车辆内部,用于采集驾驶员的人脸图像;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驾驶员全身图像和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输出驾驶员的人体结构模型数据和眼球位置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人体特征识别摄像头和DMS摄像头采集的数据以及预先设置的人机工程模型数据;系统控制器:用于将驾驶员的人体结构模型数据和眼球位置数据分别输入人机工程模型,得到座椅控制指令、后视镜调节指令,并分别控制座椅和外后视镜、内后视镜根据指令自动调节。本发明确保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始终处于人机工程最优且视野最佳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座舱调节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识别眼部位置的智能座舱调节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很多驾驶员座椅、左右后视镜和内后视镜调节时并不能完全刚好将其调至适合本人驾驶舒适度以及视野的最佳位置。同时在驾驶过程或者不同的驾驶场景中,驾驶员的坐姿会发生变化,此时由于后视镜未及时进行对应调节,导致驾驶员视野出现盲区,进而可能对车辆或行人造成危害。同时不同的驾驶员均要自己重新设置座椅和后视镜的位置,操作比较繁琐。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车辆后视镜自动调节方法、后视镜自动调节系统及车辆》(申请号:CN 103507718 A)公开了一种车辆后视镜自动调节方法,其中,包括拍摄驾驶员面部自像并确定驾驶员的眼睛在车身坐标系中所处的位置,根据驾驶员的眼睛在车身坐标系中所处的位置确定左侧后视镜和右侧后视镜所需调节的观测位置,并进而将所述左侧后视镜和右侧后视镜调节到所述所需调节的观测位置;但是驾驶员短时间内眼部位置发生较大变化会造成对系统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识别眼部位置的智能座舱调节系统及方法,确保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始终处于人机工程最优且视野最佳的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识别眼部位置的智能座舱调节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人体特征识别摄像头:安装于车辆外部,用于采集驾驶员全身图像;
DMS摄像头:安装于车辆内部,用于采集驾驶员的人脸图像;
图像处理模块:用于对驾驶员全身图像和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输出驾驶员的人体结构模型数据和眼球位置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人体特征识别摄像头和DMS摄像头采集的数据以及预先设置的人机工程模型数据;
系统控制器:用于将驾驶员的人体结构模型数据和眼球位置数据分别输入人机工程模型,得到座椅控制指令、后视镜调节指令,并分别控制座椅和外后视镜、内后视镜根据指令自动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对驾驶员全身图像通过对像素点进行拉伸、压缩和裁剪的处理方式对图像进行畸变矫正,还原人体图像数据,采用AI识别算法获得图像中驾驶员腿部、手臂位置,计算出驾驶员身高、腿长、臂长。
更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特征识别摄像头安装于车辆外部B柱上方,所述DMS摄像头安装于车辆A柱内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存储模块的人机工程模型数据包括座椅人机工程模型和后视镜人机工程模型。
更进一步地,所述座椅人机工程模型用于根据驾驶员身高、腿长、臂长输出匹配的驾驶员座椅的空间位置坐标。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视镜人机工程模型用于根据眼球位置输出匹配的后视镜的最佳位置坐标。
更进一步地,所述后视镜人机工程模型中根据驾驶员的眼球位置计算人眼包络空间,将所述人眼包络空间均分为N份区域,选取每份区域的中心为参考点,对每个参考点设置后视镜的最佳位置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23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型联合训练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充放电功率限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