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柱状脉冲电容器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60174.9 | 申请日: | 202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汪威;张进;肖鹏;胡杰;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8 | 分类号: | H01G4/38;H01G4/33;H01G4/224;H01G4/002;H01G4/228;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柱状 脉冲 电容器 及其 组装 方法 | ||
1.一种高压柱状脉冲电容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柱状脉冲电容器包括:封装部(1)、第一导体(2)和多个电容单体(3);
封装部(1)上设有电容安装区域,多个电容单体(3)层叠设置在电容安装区域内;各电容单体(3)的第一极性端子位于顶部,第二极性端子位于底部,第一极性端子和第二极性端子的极性相反;电容单体(3)的第二极性端子和相邻且位于下方的电容单体的第一极性端子可拆卸连接;多个电容单体(3)形成电容整体;
第一导体(2)设置在电容安装区域内并穿过各电容单体(3),第一导体(2)与顶部的电容单体(3)的第一极性端子导电连接;第一导体(2)的底端从底部的电容单体(3)的底部伸出;
封装部(1)包括两端贯通的外壳(11)和位于所述外壳(11)下端的密封盖(12);电容整体和所述外壳(11)均为旋转对称结构,且两者过渡配合并中心线共线;
电容单体(3)包括圆环状的电容本体(32)、绝缘层(33)和电容壳体(34);电容本体(32)设置在电容壳体(34)内,绝缘层(33)位于电容本体(32)和电容壳体(34)之间;电容壳体(34)和所述外壳(11)均为金属结构;
所述高压柱状脉冲电容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容整体顶部的电容单体(3)与第一导体(2)组装形成第一组件,第一导体(2)与该电容单体(3)的第一极性端子导电连接;将剩余的电容单体(3)与所述外壳(11)组装形成第二组件,第二组件顶部的电容单体(3)的第一极性端子伸出外壳(11);
S2、将第一导体(2)穿过第二组件中各电容单体,将第一组件中的电容单体(3)的第二极性端子与第二组件顶部的电容单体(3)的第一极性端子连接;再将第一组件中的电容单体(3)插入所述外壳(11);
S3、将控制开关(4)所连接的控制线穿过第一导体(2)从第一导体(2)顶部引出,并将外壳(11)内最下方的电容单体(3)的第二极性端子和第一导体(2)均与控制开关(4)连接;
S4、将控制开关(4)装入外壳(11),并将密封盖(12)与外壳(1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柱状脉冲电容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柱状脉冲电容器还包括控制开关(4)和控制线(5);控制开关(4)设置在电容安装区域内,并位于电容整体的底部;底部的电容单体(3)的第二极性端子和第一导体(2)的底端分别与控制开关(4)的接线端连接,控制开关(4)用于控制电容整体所在回路的通断;控制线(5)一端连接控制开关(4),一端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柱状脉冲电容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导体(2)采用管式结构,控制线(5)穿过第一导体(2)从封装部(1)顶部引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柱状脉冲电容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容单体(3)为环装结构,各电容单体(3)均套接在第一导体(2)外周并与第一导体(2)同轴设置;各电容单体(3)的内周均设有绝缘芯棒(31),电容单体(3)通过绝缘芯棒(31)与第一导体(2)构成间隙配合;电容整体顶部的电容单体的第一极性端子与第一导体(2)固定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柱状脉冲电容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容整体顶部的电容单体的第二极性端子以及剩余电容单体的第一极性端子和第二极性端子均采用L型的导电件(B);任意电容单体(3)的第二极性端子与相邻且位于下方的电容单体(3)的第一极性端子构成U型件并通过螺栓锁紧部件(6)进行锁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柱状脉冲电容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电容单体(3)的第一极性端子与相邻且位于上方的电容单体(3)的第二极性端子一一对应;各电容单体(3)的第一极性端子和第二极性端子绕第一导体(2)周向均匀分布,且电容整体底部的电容单体(3)仅设有一个第二极性端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柱状脉冲电容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第二组件的组装方式为:根据电容整体中的电容单体自下往上的顺序,首先将第一个电容单体插入所述外壳,所述第一个电容单体的第一极性端子伸出外壳(11);再将第二个电容单体的第二极性端子与第一个电容单体的第一极性端子连接,然后将第二电容单体插入外壳(11);此时,第二电容单体(3)的第一极性端子伸出外壳(11);以此类推就,直至电容整体中倒数第二个电容单体(3)被插入所述外壳(11),形成第二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601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