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黄鱼增殖放流的分子标志物及其筛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5121.8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华;刘吉卿;张真;吕志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4;G01N30/30;G01N30/32;G01N30/34;G01N30/72;G01N30/86;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何仲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黄鱼 增殖 分子 标志 及其 筛选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大黄鱼增殖放流的分子标志物及其筛选方法,特点是包括3,4‑二羟基杏仁酸、对羟基苯基乙酰硫代氢氧酸酯、丙基戊二酸、皮质醇、麦角硫茵氨基酸、(R)‑甲羟戊酸、循环去氧黄嘌呤氟他洛辛、甲羟戊酸、生物素、8‑氨基‑7‑氧代壬酸酯、N‑花生四烯多巴胺、肾上腺素、δ1‑哌啶‑2‑羧酸酯、肌酸和卡利车霉素和T0 L‑2‑氨基己二酸酯6‑半醛等,筛选方法步骤如下:取暂养不同时间的大黄鱼肌肉样本,采用LC‑MS/MS定性及定量的确定大黄鱼肌肉组织的小分子代谢物,通过火山图和主成分分析确定大黄鱼鱼苗适应放流水域的时间,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维恩图筛选出,优点是降低大黄鱼暂养成本及提高增殖放流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以及代谢组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黄鱼增殖放流的分子标志物及其基于液相-串联质谱技术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俗称黄花鱼,其主要生活在我国黄海中南部至琼州海峡的近岸海域,是我国四大海洋渔业品种之一。但由于过度捕捞和栖息环境恶化而导致我国大黄鱼野生资源量急剧衰退甚至于枯竭。针对目前大黄鱼资源衰退的现象,实施增殖放流是最直接、最根本的资源恢复措施。自1998年开始,大黄鱼增殖放流工作对浙东沿海等海域大黄鱼资源的恢复性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受沿海渔民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放流工作技术上仍旧存在很多不足,其中选择放流对象、苗种规格、数量和合理配比投放等方面存在一定盲目性,特别是增殖放流前鱼苗暂养工作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
大黄鱼鱼苗暂养是在放流前将鱼苗从养殖车间移至与放流水域相同的环境中进行适应性短期饲养,然而,在暂养过程中缺乏对大黄鱼放流水域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研究,忽视大黄鱼放流海域的环境与工厂养殖生活环境的差异。同时,对于暂养时间的长短,也缺乏科学的指导。暂养时间太长,则导致鱼苗暂养成本增加;暂养时间过短,则造成放流的鱼苗对环境适应性差、成活率低等。因此,大黄鱼增殖放流前鱼苗暂养时间的科学评估和分子标志物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技术是观察生物体细胞经过刺激或者影响后,生物体细胞中的代谢产物随和时间波动变化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临床诊断、药效与药毒评估、环境暴露等研究。其主要原理为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核磁共振(NMR)技术进行检测,获得代谢物的定性定量信息。通过比较不同组别样品中代谢物的含量变化,寻找差异代谢物,并探索差异代谢物相关的代谢通路。不同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反映的生物体内在差异,代谢组学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了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小分子代谢物不仅是机体生命活动、生化代谢的物质基础,还体现了某些外来因素对体内代谢环境的改变,因而某些独特代谢物的浓度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事实上反映了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代谢组学所得到的信息与生物的表现型最为接近,对代谢终产物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系统受环境影响后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机制。有研究发现,对暴露于双酚A下的斑马鱼体内脂肪酸和氨基酸产物进行代谢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苯丙氨酸和赖氨酸的表达量显著上升,脂肪酸中的十四烷酸表达量也明显上升。另外有研究通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发现,菲律宾蛤仔在铜污染的环境中,体内柠檬酸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琥珀酸以及丙氨酸表达量显著下降。此外,水环境中汞污染导致菲律宾白色蛤仔肌肉代谢产物发生明显变化,被用作为环境中汞含量的指标生物。目前,代谢组学技术在水生生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评估水生生物的环境适应性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大黄鱼暂养成本及提高增殖放流成活率的大黄鱼增殖放流的分子标志物及其基于LC-MS/MS技术的筛选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5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