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用CuCrZr合金粉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53880.0 | 申请日: | 202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9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石松;王小军;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B22F1/00;C22C9/00;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cucrzr 合金粉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CuCrZr合金粉制备方法,S1配料:Cu粉、Cr粉、Zr粉配比称重;S2混粉:Cr粉、Zr粉进行搅拌混合,随后与Cu粉混入并加入乙醇,搅拌均匀后球磨混粉,得到混合粉;S3冷等静压:等到混合粉中乙醇完全挥发后,冷等静压得到铜铬合金坯料;S4烧结脱气:对铜铬合金坯料进行梯度加热,得到铜铬合金电极;S5电极感应气雾化制粉:对铜铬合金电极进行区域熔炼并气雾化制粉,得到CuCrZr合金粉末;S6筛分:对CuCrZr合金粉末进行筛分分级,得到需要的3D打印粒度范围的粉末。本发明制备的CuCrZr合金粉粒度范围窄、球形度高,有效保证了3D打印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粉末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3D打印用CuCrZr合金粉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CuCrZr合金因其良好的高强高导和耐高温性能,而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热交换材料等领域,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借助其凝固过程的“骤冷”使得“固溶过程”得到充分的进行,进一步提高了CuCrZr材料的高强高导和耐高温性能。
但是现有的CuCrZr合金粉制备工艺是以“VIGA”工艺为基础进行真空气雾化制粉,受到坩埚、中间包等耐火材料和雾化过程雾化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制备的粉末存在杂质多、成分精确度差、球形度差、卫星粉和空心粉占比大,以及粉末粒度范围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3D打印过程的产品质量,并且原材料中特别是“Zr”极为活泼,在熔融状态下极易与其所接触的介质发生反应,成分难以控制,给最终的3D打印成分调配带来困难,加之常规的VIGA工艺由于存在中间包,在雾化过程常常因为导流管处金属熔液冷却过快而堵包,导致雾化失败。
因此,现需要一种新型的工艺方法来制备3D打印用CuCrZr合金粉,从而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高3D打印过程的产品质量,增强3D打印过程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用CuCrZr合金粉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打印用CuCrZr合金粉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料:将Cu粉、Cr粉、Zr粉按照重量百分比进行称重,其中Cr可调范围为0.5-5%,Zr可调范围为0.02-1 %,Cu为余量;
S2混粉:称重后的Cr粉、Zr粉进行搅拌混合并进行球磨混粉,随后将混合均匀的Cr粉、Zr粉混入称重好的Cu粉中,按照Cu粉、Cr粉、Zr粉总重的1/4-1/3加入乙醇,搅拌均匀后球磨混粉,得到混合粉;
S3冷等静压:等到混合好的混合粉中乙醇完全挥发后,采用冷等静压的方式压制,压制压力100-200 MPa,保压时间为2-5 min,得到铜铬合金坯料;
S4烧结脱气:对压制好的铜铬合金坯料进行梯度加热,烧结的最高温度保持在900-1000 ℃,保温2 h,得到铜铬合金电极;
S5电极感应气雾化制粉:对制备好的铜铬合金电极进行区域熔炼,功率为20-50kW,频率为100-250 kHz,融化的金属液体连续垂直穿过紧耦合喷嘴,通过紧耦合喷嘴由高压氩气流将金属液体雾化破碎成大量细小液滴,雾化压力为2-4MPa,液滴在飞行中凝固成颗粒,得到CuCrZr合金粉末;
S6筛分:气雾化完成后,待CuCrZr合金粉末完全冷却,随后采用筛分设备对雾化粉末进行筛分分级,得到需要的3D打印粒度范围的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538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