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靶向Her2并表达PD-L1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8543.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1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曾滢;汪婷婷;杨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宾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N15/62;C12N15/867;A61K39/00;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慧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80 | 代理人: | 孙东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深港合作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靶向 her2 表达 pd l1 抗体 嵌合 抗原 受体 细胞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Her2并表达PD‑L1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其特征在于,包括靶向Her2的的嵌合抗原受体CAR‑Her2和PD‑L1抗体。其中,CAR‑Her2可以专一性地靶向Her2阳性肿瘤细胞,激活T细胞发挥细胞免疫作用,实现其对Her2阳性肿瘤细胞高效且特异性的杀伤,且具有持久的细胞活力和杀伤力,与此同时,PD‑L1抗体能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效应,降低肿瘤细胞逃逸几率,提高CAR‑T细胞治疗耐受性和有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生物领域,特别涉及靶向Her2并表达PD-L1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胶质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病理类型,也是原发性脑肿瘤中最常见、最具侵袭性的一种肿瘤,侵袭性强,极易复发。虽然GBM的治疗已发展为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其预后仍很差,整体中位生存期(OS)仅为15个月,5年生存率不到10%。侵袭性恶性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是GBM复发的根源,从而导致治疗失败。
免疫细胞治疗是现有技术中唯一有可能彻底清除癌细胞的方法,其治疗肿瘤具有特异性强、几乎无毒副作用的巨大优势弥补了传统疗法的弊端,在国内外已经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技术(CAR-T)为当前过继性细胞回输治疗技术最新的免疫细胞技术之一,因其能够在体内能激活自身免疫系统,持续性地靶向肿瘤细胞进行杀伤,最终达到清除恶性肿瘤细胞的目的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因此,亟需一种可以用于胶质瘤治疗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Her2并表达PD-L1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包括靶向Her2的的嵌合抗原受体CAR-Her2和PD-L1抗体。其中,CAR-Her2可以专一性地靶向Her2阳性肿瘤细胞,激活T细胞发挥细胞免疫作用,实现其对Her2阳性肿瘤细胞高效且特异性的杀伤,且具有持久的细胞活力和杀伤力,与此同时,PD-L1抗体能激活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效应,降低肿瘤细胞逃逸几率,提高CAR-T细胞治疗耐受性和有效性。
第一方面,一种靶向Her2并表达PD-L1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包括靶向Her2的的嵌合抗原受体CAR-Her2和PD-L1抗体。
可选的,所述CAR-Her2包括从氨基端到羧基端顺次连接的靶向Her2的单链抗体、胞外铰链区、跨膜区和胞内信号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靶向Her2的单链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在本发明中,所述“从氨基端到羧基端顺次连接”具体为:单链抗体的氨基酸序列的羧基端与所述胞外铰链区的氨基酸序列的氨基端相连,所述胞外铰链区的氨基酸序列的羧基端与所述跨膜区的氨基酸序列的氨基端相连,所述跨膜区的氨基酸序列的羧基端与所述胞内信号区的氨基酸序列的氨基端相连。
本发明中,靶向Her2的单链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上的Her2蛋白,并与其发生特异性结合,对表达Her2的恶性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亲和活性及内化活性。
在本发明中,所述胞外铰链区用于促进所述靶向Her2的单链抗体与肿瘤上的Her2结合。
可选的,所述胞外铰链区包括CD8α铰链区、CD28铰链区、CD4铰链区、CD5铰链区、CD134铰链区、CD137铰链区、ICOS铰链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胞外铰链区包括CD8α铰链区。
在本发明中,所述跨膜区用于固定所述靶向Her2的嵌合抗原受体CAR-Her2。
可选的,所述跨膜区包括CD3跨膜区、CD4跨膜区、CD8跨膜区、CD28跨膜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跨膜区包括CD8跨膜区。
在本发明中,所述胞内信号区用于提供T细胞活化的信号,维持T细胞的生存时间和激活T细胞增殖信号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宾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宾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8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