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6596.0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晖;杨韶辉;王贤丰;孙宇露;李修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庚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9/36 | 分类号: | C08G69/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李新新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二胺组分与二羧酸组分溶解于水中,完全中和反应后,经后处理得到单体盐,所述的二胺组分包含对苯二甲胺,所述的二羧酸组分包含直链脂肪族二元羧酸;(2)将步骤(1)得到的单体盐、水、封端剂和助剂加入到聚合釜中进行预聚合反应,最后经加压放料、冷却和切料得到聚酰胺预聚物;(3)将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通过增粘反应得到共聚酰胺。本发明的共聚酰胺与其相应的苯环均聚物相比具有较好的阻隔性能、耐冲击性和加工流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胺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耐化学性、机械性能,已成为最重要的工程塑料之一。半芳族聚酰胺是芳族聚酰胺之一,是通过二胺或二羧酸与芳环和脂肪族二羧酸或二胺缩聚制备的聚酰胺树脂。半芳族聚酰胺由于在聚酰胺分子的主链中引入了芳环,从而提高了耐热性和机械性能,降低了吸水率,因此近年来,半芳族聚酰胺由于其优异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市场需求快速上升。
聚酰胺PXD6共聚物主要通过对苯二甲胺和己二胺组成的二胺成分与对苯二甲酸和己二酸组成的二羧酸成分缩聚获得。但是聚酰胺PXD6的熔点高于其分解温度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限制。
专利CN104387581B公开了一种半芳香共聚聚酰胺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脂肪族二胺以及长碳链脂肪族尼龙盐为原料,先用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混酸和脂肪族二胺在去离子水中进行中和反应,得到聚酰胺的盐溶液,将盐溶液添加一定比例的长碳链的脂肪族尼龙盐和助剂,进行预聚合,预聚物进一步通过固相增粘反应制备出高温尼龙共聚物。该专利制备的高温尼龙熔融指数高,加工流动性差,影响其适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共聚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制得的共聚酰胺与其相应的苯环均聚物相比具有较好的阻隔性能、耐冲击性和加工流动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共聚酰胺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二胺组分与二羧酸组分溶解于水中,再加入内酰胺和氨基羧酸,完全中和反应后,经后处理得到单体盐,所述的二胺组分包含对苯二甲胺,所述的二羧酸组分包含直链脂肪族二元羧酸,其中,内酰胺和氨基羧酸起调节pH值的作用,本发明的原料配方和现有的聚酰胺PXD6产品的原料配方存在区别;
(2)将步骤(1)得到的单体盐、水、封端剂和助剂加入到聚合釜中进行预聚合反应,最后经加压放料、冷却和切料得到聚酰胺预聚物;
(3)将步骤(2)得到的预聚物通过增粘反应得到共聚酰胺。
步骤(1)中,中和反应的反应温度为70~90℃以上,反应至反应体系的pH=7~7.5。
步骤(1)中,所述的后处理过程具体为:将反应完成的反应体系在常温(为25℃)下下静置24小时,抽滤得到滤饼和滤液,再将滤液干燥得到固体盐,收集滤饼和固体盐即得到单体盐。
步骤(1)中,所述的二胺组分还包含其他二元胺,其他二元胺选自直链脂肪族二元胺、支链脂肪族二元胺、脂环族二元胺或芳香族二元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的直链脂肪族二元胺选自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8-辛二胺、l,9-壬二胺、1,10-癸二胺、1,11-十一碳二胺或1,12-十二碳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为1,6-己二胺;
所述的支链脂肪族二元胺选自2-甲基-1,5-戊二胺、3-甲基-1,5-戊二胺、2,4-二甲基-1,6-己二胺、2,2,4-三甲基-1,6-己二胺、2,4,4-三甲基-1,6-己二胺、2-甲基-1,8-辛二胺或5-甲基-1,9-壬二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庚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庚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6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