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0586.6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8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野原庸平;臼崎贤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10;B22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吴大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装置。铸造装置(10)具有孔形成用型芯(34)和水套形成用型芯(42)。当形成型腔(22)时,存在于两型芯之间的间隙(44)的气体在抽吸机(84)的作用下,通过形成于孔形成用型芯的流通路径(56)被抽吸。在侧视观察孔形成用型芯时,该流通路径(56)位于比穿过该孔形成用型芯的中心且沿着该孔形成用型芯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假想轴线(X)靠上方的位置。据此,能避免气体卷入熔体从而获得质量良好的缸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获得缸体(cylinder block)的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汽车的内燃机,已知形成于缸体的多个缸孔之中的相互相邻的缸孔彼此呈V字形状的所谓V型内燃机。另外,通常,在缸孔的周围形成有作为冷却水的通路的水套(water jacket)。对于像这样的形成有缸孔和水套的缸体而言,例如能使用如日本实用新型授权公报第2510455号所记载的那样的铸造装置进行铸造,据此来获得上述形成有缸孔和水套的缸体。
在该情况下,铸造装置具有定模、动模、孔形成用型芯和水套形成用型芯,其中,所述定模被定位固定;所述动模相对于该定模接近或远离;所述孔形成用型芯用于形成缸孔;所述水套形成用型芯用于形成水套。由定模和动模形成型腔。另外,孔形成用型芯和水套形成用型芯被设置于支承动模的可动合模板。
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08-132210号所记载的那样,水套形成用型芯以围绕孔形成用型芯的外周侧的方式设置。在此,在可动合模板上支承有使孔形成用型芯和水套形成用型芯一体位移的执行器。执行器被配设于比孔形成用型芯和水套形成用型芯远离型腔的位置,而使两型芯朝向型腔前进,另一方面,使其从型腔后退。换言之,孔形成用型芯和水套形成用型芯在执行器的作用下,相对于型腔以一体的方式接近或远离。
在进行铸造时,在合模之前,在定模、动模、孔形成用型芯和水套形成用型芯上涂布(例如,喷涂)脱模材料。可以设想此时飞散在大气中的脱模材料会通过可动合模板与执行器之间的间隙侵入铸造装置内,而且会绕到孔形成用型芯侧。当脱模材料从孔形成用型芯侵入型腔时,则会使型腔内的脱模材料变得过量。
为了避免该情况,在日本实用新型授权公报第2510455号所记载的技术中,在孔形成用型芯(为日本实用新型授权公报第2510455号中所述的“孔销”)上形成压缩空气用流通路径,在开模状态下进行气体吹送而将脱模材料吹走,据此,防止脱模材料沿着孔形成用型芯侵入型腔的情况。另外,也可以代替气体吹送,而在孔形成用型芯的、未被填充于型腔的熔体淹没的部位上设置o型圈,从而进行孔形成用型芯与水套形成用型芯之间的密封。
发明内容
在向型腔填充熔体的过程中,型腔内的气体的大部分从形成于铸造装置的排气孔被排放至大气中。然而,存在于孔形成用型芯与水套形成用型芯之间的间隙的气体并不容易绕入排气孔。因此,气体被卷入垫圈(gasket)表面的缸孔的开口附近等。当气体的卷入量过多时,容易形成铸件气孔等铸造缺陷,从而导致缸体的质量下降。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气体卷入熔体从而获得质量良好的缸体的铸造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铸造装置,其具有定模和相对于所述定模接近或远离的动模,由所述定模和所述动模形成用于获得缸体的型腔,所述铸造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孔形成用型芯、水套形成用型芯、执行器、密封部件和抽吸机,其中,
所述孔形成用型芯用于在所述缸体上形成缸孔;
所述水套形成用型芯从外周侧围绕所述孔形成用型芯,用于在所述缸孔的周围形成水套;
所述执行器使所述孔形成用型芯和所述水套形成用型芯一体地向相对于所述型腔接近或远离的方向位移;
所述密封部件被配设于所述孔形成用型芯与所述水套形成用型芯之间的间隙,并将所述间隙划分为接近所述型腔的接近侧部分和远离所述型腔的远离侧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5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