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感知网络的图像失焦去模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9430.6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2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许勇;祝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雷芬芬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感知 网络 图像 失焦去 模糊 方法 | ||
1.一种基于深度感知网络的图像失焦去模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对待去模糊图像进行预处理;
S2,将待去模糊图像输入至已训练好的深度感知网络模型中,得到恢复图像;
S3,将得到的恢复图像与真实清晰图像进行对比,计算衡量指标PSNR;
其中,深度感知网络模型的训练包括下述步骤:
(1)获取失焦模糊图像数据库;
(2)将数据库内的失焦模糊图像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失焦模糊图像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
(3)利用训练集对深度感知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保存训练完成的网络参数;具体过程为:
将训练集的失焦模糊图像C输入已搭建好的深度感知网络模型中,提取失焦模糊图像C的特征图,得到恢复后的清晰图像,并将恢复图像与对应的清晰图像进行对比,计算损失函数,根据损失函数计算梯度,利用梯度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更新模型参数,通过多次迭代,模型收敛至对应的真实清晰图像;其中,所述将训练集的失焦模糊图像C输入已搭建好的深度感知网络模型中,提取失焦模糊图像C的特征图,得到恢复后的清晰图像包括:
1)将失焦模糊图像C输入卷积层conv1,卷积层conv1的卷积核大小为3,卷积个数为32,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再通过非线性激活得到特征图X1;
2)将特征图X1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1,残差模块ResBlock1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2;
3)将特征图X2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2,残差模块ResBlock2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3;
4)将特征图X3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3,残差模块ResBlock3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4;
5)将特征图X4输入卷积层conv2,卷积层conv2的卷积核大小为3,卷积个数为64,步长为2,再通过非线性激活得到特征图X5;
6)将特征图X5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4,残差模块ResBlock4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6;
7)将特征图X6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5,残差模块ResBlock5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7;
8)将特征图X7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6,残差模块ResBlock6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8;
9)将特征图X8输入卷积层conv3,卷积层conv3的卷积核大小为3,卷积个数为128,步长为2,再通过非线性激活得到特征图X9;
10)将特征图X9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7,残差模块ResBlock7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10;
11)将特征图X10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8,残差模块ResBlock8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11;
12)将特征图X11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9,残差模块ResBlock9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12;
13)将特征图X12通过残差模块ResBlock10,残差模块ResBlock10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13;
14)将特征图X13通过上采样算子得到两倍分辨率并经过卷积层conv4,卷积层conv4的卷积核大小为1,卷积个数为64,步长为1,得到特征图X14;
15)将特征图X14和特征图X8相加,通过残差模块ResBlock11,残差模块ResBlock11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15;
16)将特征图X15通过上采样算子得到两倍分辨率并经过卷积层conv5,卷积层conv5的卷积核大小为1,卷积个数为32,步长为1,得到特征图X16;
17)将特征图X16和特征图X4相加后,通过残差模块ResBlock12,残差模块ResBlock12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17;
18)将特征图X17输入卷积层conv6,卷积层conv6的卷积核大小为3,卷积个数为1,步长为1,得到深度图D1,并降采样得到深度图D2和深度图D3;
19)将特征图X12与深度图D3联结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13,残差模块ResBlock13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18;
20)将特征图X18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14,残差模块ResBlock14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19;
21)将特征图X19与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15,残差模块ResBlock15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20;
22)将特征图X20通过上采样算子得到两倍分辨率并经过卷积层conv7,卷积层conv7的卷积核大小为1,卷积个数为64,步长为1,得到特征图X21;
23)将特征图X21与深度图D2联结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16,残差模块ResBlock16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22;
24)将特征图X22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17,残差模块ResBlock17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23;
25)将特征图X23与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18,残差模块ResBlock18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24;
26)将特征图X24通过上采样算子得到两倍分辨率并经过卷积层conv8,卷积层conv8的卷积核大小为1,卷积个数为32,步长为1,得到特征图X25;
27)将特征图X25与深度图D1联结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19,残差模块ResBlock19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26;
28)将特征图X26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20,残差模块ResBlock20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27;
29)将特征图X27与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21,输入残差模块ResBlock21的卷积核大小为3,步长为1,保持分辨率不变得到特征图X28;
30)将特征图X28通过上采样算子得到两倍分辨率并经过卷积层conv9,卷积核大小为1,卷积个数为3,步长为1,得到恢复图像Y;
(4)利用验证集对深度感知网络模型进行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4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