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叠组合式混凝土伺服模板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8360.2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1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俊;占羿箭;王圣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10 | 分类号: | E04G9/10;E04G17/00;E04G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叠 组合式 混凝土 伺服 模板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层叠组合式混凝土伺服模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层叠组合式混凝土伺服模板,所述模板包括:
无底箱体和位移控制系统,所述无底箱体包括固定设置的左侧壁层、前侧壁层和后侧壁层,以及活动设置的右侧层叠模板组;所述右侧层叠模板组能够在所述位移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靠近或远离所述左侧壁层;每层所述右侧层叠模板的上、下部均敷设高强度光滑塑料层;所述无底箱体的前侧壁层和后侧壁层底部均设置有滑轨;右侧层叠模板组的底部前端安装有止水胶条,右侧层叠模板组的底部中端设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的标高与所述止水胶条的标高一致,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滑轨之间相互配合;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设计分别搭设并固定无底箱体的左侧壁层、前侧壁层和后侧壁层;
步骤S2、从下至上架设n层右侧层叠模板至设计高程位置,并施工临时固定结构,形成右侧层叠模板组,n为自然数;
步骤S3、分层均匀间隔架设位移控制系统,使得液压千斤顶的顶杆均匀对称靠紧右侧层叠模板,确保其稳固不倾斜;
步骤S4、撤去右侧层叠模板组的临时固定结构,形成层叠组合式混凝土伺服模板;
步骤S5、往层叠组合式混凝土伺服模板中连续浇筑混凝土拌合物,实时监测不同层区域混凝土内部温度及其场分布情况,并将结果实时传输至位移控制系统,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并计算其内部应力上升曲线及其应力峰值fmax-n;
步骤S6、根据各层混凝土内部应力上升曲线,分级分步骤地将各层油压逐渐调减,直至降幅达到fmax-n,停止降压,实现释放各层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的目的,此时压力位移计组将记录并传输混凝土推动右侧各层右侧层叠模板向右滑动的Lmax-n位移数据至PLC控制终端;
步骤S7、PLC控制终端将各层顶杆顶程设为Lmax-n,逐步升高油压,在混凝土拌合物初凝前,将右侧各层右侧层叠模板向左推回Lmax-n的位移量,直至到达初始设计规定位置,满足结构尺寸要求;
步骤S8、养护混凝土拌合物,直至规定龄期并拆模,至此全部完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内部应力上升曲线方程为:f(x)=ax2+bx+c,其中a=-0.4252,b=13.04,c=-11.63,x为混凝土入模时间,单位:h;f(x)为变形值,单位: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控制系统包括液压千斤顶组、压力位移计组以及PLC控制终端,一层右侧层叠模板分别对应设置一个液压千斤顶和一个压力位移计,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杆紧贴设置于所述右侧层叠模板组的右端,所述压力位移计、液压千斤顶以及PLC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压力位移计根据混凝土内部应力上升曲线控制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杆行程,从而控制所述右侧层叠模板靠近或远离所述无底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的宽度等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宽度和一定倍数的混凝土膨胀位移量之和,所述一定倍数为1.2、1.5或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台车和滑轮组,所述滑轨上设有定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上设有凹槽,所述止水胶条的底端嵌入所述凹槽,并通过强力胶水或螺栓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3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