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模型的近地面二氧化氮浓度估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8272.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4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蔡坤;李莘莘;刘扬;夏禹;张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12;G06N20/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蔡少华 |
地址: | 475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acking 集成 模型 地面 二氧化氮 浓度 估算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遥感数据应用技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模型的近地面二氧化氮浓度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监测站点实际NO2浓度数据、气象监测数据、地理数据和人口数据;获取NO2对流层柱浓度卫星遥感数据并进行验证;数据清理,采用网格化方式对监测站点实际NO2浓度数据和NO2对流层柱浓度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求均并与气象监测数据匹配,构建NO2数据集;基于NO2数据集进行建模,采用GA‑RF、GA‑GBRT和GA‑XGBoost三种模型作为基学习器,岭回归作为元学习器进行融合得到Stacking集成模型;利用Stacking集成模型对近地面NO2浓度进行模拟估算,得到近地面NO2浓度。本发明通过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结合,克服单个模型的缺陷,优化线性回归的输入,提升模型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遥感数据应用技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Stacking集成模型的近地面二氧化氮浓度估算方法。
背景技术
NO2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关系到光化学烟雾,酸沉降以及大气臭氧变化,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破坏。NO2不仅是O3、PAN等光化学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还能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NO3,形成酸沉降,严重危害到大气和生态环境。NO2的自然排放源主要有闪电、土壤排放和生物质的自然燃烧等自然过程;化石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是NO2排放的主要人为源,人为源排放占2/3。NO2是一种生命时间较短(只有小时量级)的污染气体,高浓度的NO2大都存在于排放源周围,并且存在于对流层的低层,尤其是边界层底部,而近地面NO2浓度直接威胁人体健康,会导致肺功能下降和呼吸道疾病。目前NO2已经作为空气质量监测的日常项目之一,监测近地面NO2浓度能够反映NO2治理成效,为研究大气环境变化,分析大气质量变化原因提供依据。
传统观测NO2浓度的手段有地面光谱仪监测、机载观测器监测和大气定点采样等技术。但这些传统的观测手段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或多或少有着限制,不能够进行大尺度的研究。例如:地基点式和化学抽取式分析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得到NO2的实际浓度,但是这些站点在空间上稀疏并且排列不均匀,大部分站点分布在城市中,站点数据仅能够反映小范围地区的污染状况;机载观测仪器能够获得NO2的垂直廓线信息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的区域NO2浓度分布,但是这种观测手段比较昂贵。
机器学习模型,如随机森林模型和极限随机树模型,由于具有处理复杂变量的能力,通产更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随着机器学习模型的不断研究与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模型估算近地面NO2浓度。2019年韩旭的硕士毕业论文《基于多源卫星数据产品的近地面NO2浓度遥感估算》中,综合OMI和GOME-2两颗卫星产品的数据,选用机器学习方法中的极限随机树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对上述两种模型进行评价,最终选用极限随机树模型对近地面白天NO2浓度进行估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2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