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涉水及泡水风险警示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3897.X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许钰龙;袁慧森;王镇斌;张金胜;沈筱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梅辰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涉水 风险 警示 装置 具有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汽车涉水及泡水风险警示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包括沿Y向水平布置的转轴以及套设在转轴上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上设置有沿垂直转轴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可绕转轴轴线转动地连接于转轴;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之间设置有触发模块;触发模块在第一转臂远离第一支座的一端与第二转臂远离第二支座的一端同时浸泡到水中时通过两条转臂之间的水形成通路从而被触发报警;转轴上连接有控制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绕转轴轴线旋转角度的控制模块。本发明的警示装置结构简单,检测准确,能够有效避免误触发,且能够应用到各种场景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汽车涉水及泡水风险警示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一般不能够在水比较深的地方行驶,而车上又没有能测量水位深度的报警装置。若遇上下雨,道路上积水很多时,贸然开车过去,很容易引起发动机熄火。最大涉水深度是指在安全行驶条件下时,能涉水通过的最大深度。涉水深度是评价汽车越野通过性的重要指标,最大涉水深度越大,其涉水能力越强。进气口的高度就是涉水深度,决定汽车涉水深度的,首先是发动机进气口的高度,一般车辆的发动机进口都开在进气格栅的侧面中央偏上位置,涉水时如果进气口低于水位,将会把水吸入发动机的汽缸,由于水不像空气那样能够压缩,它就会对发动机的机械结构(连杆、活塞、曲轴等等)造成严重的损坏,所以涉水深度绝不能超过发动机进气口的高度。
为了解决汽车涉水和泡水的问题,有专利号为“CN201210072041.2”的名为“汽车涉水警示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该专利保护了一种警示装置,一旦汽车涉水超过最大涉水深度,警示装置就会报警,其警示装置安装于汽车车身底部,适用于驶入积水路面时的涉水警示,且汽车涉水警示装置包括电控报警单元及联杆,电控报警单元包括报警器、电控开关,电控开关固定于汽车车身底部,且当电控开关被触压后,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联杆通过转轴连接于汽车车身底部,且联杆下方设有浮球,浮球浸入水中所产生的浮力带动联杆相对于转轴旋转,且联杆旋转至预定角度后触压电控开关,驾驶员通过报警信号了解积水深度是否为安全深度。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也较为方便,但这种结构受外部因素干扰较大,容易误触发,特别是颠簸路面或是积水飞溅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连杆摆动,造成误报警,严重影响警示的准确性。另外,该结构只能针对平坦路面的报警,对于一些坡面、坑洼地带,这种警示装置的准确性就大大降低,难以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涉水及泡水风险警示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汽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涉水及泡水风险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Y向水平布置的转轴以及套设在转轴上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上设置有沿垂直转轴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可绕转轴轴线转动地连接于转轴;所述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之间设置有触发模块;所述触发模块在第一转臂远离第一支座的一端与第二转臂远离第二支座的一端同时浸泡到水中时通过两条转臂之间的水形成通路从而被触发报警;所述转轴上连接有控制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绕转轴轴线旋转角度的控制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驱动转轴绕轴线转动和沿轴向直线运动的驱动模块;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套接在转轴上通过转轴驱动绕转轴轴线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轴体上设置有沿径向凸出于轴体的限位块;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内侧开设有对应限位块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在转轴沿轴向移动到第一支座或是第二支座处时卡合在对应的限位槽内使转轴与对应的支座在绕转轴轴线旋转方向上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轴体上开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导向槽;所述限位块可沿转轴径向方向移动地穿设于导向槽内,限位块伸入导向槽内的一端与转轴之间设置有驱动限位块沿径向移动的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套设有在第一转臂或是第二转臂旋转角度调节完成后限制第一支座或是第二支座绕转轴轴线转动的限位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抓取范围的气动软体夹持手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载冰箱